关于修身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1、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3、释义:大人,原指统治者,后来借指品德高尚的人或伟人;赤子,是初生的婴儿。孟子认为,品德高尚、具有人生境界的人,就是还保持着如婴孩般心灵的人。
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6、每日三省吾身。
7、不日新者必日退
8、感悟:“赤子”一词出现很早,最初比喻民众或百姓,也用来形容人心地善良、纯洁,人生之初,本来纯真而纯粹,所以《礼记·乐记》说:“人生而静,天之性也。”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人慢慢被外物所化,即在外部世界的影响下产生了好恶之心。这种“好”或者“恶”如果不加以节制,就会“灭天理而穷人欲”。
9、感悟:“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说明了进取的重要性。学习者的求学初心和用心程度,决定其进步抑或落后,创新抑或保守,正如清人张伯行所说:“君子之为学也,必刻励其功,濯旧见以来新机,使其所得有日新之益……若不日新,便是心有间断,私欲相乘,非昏则倦,日退必矣。未有半上落下,能站得住,不进而不退者。”
10、感悟:万事万物能长久不衰者,无不是持续去秽纳新者。修身修心也是终生不辍、持续永恒的。只有如此,人才能向善向上,不断前行。
11、)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12、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桓宽《盐铁论·地广》
13、报国之心,死而后已。——苏轼
14、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李咸用《送人》
1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16、为此,人要加强素养,保持一颗赤诚纯真的心灵,避免“人化于物”。所以《老子》说“能婴儿乎”,保持一颗“赤子之心”是具有较高修养的表现。所以《老子》又说“含德之厚,比于赤子”,“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认为道德修养深厚的人,就像婴孩一样柔韧醇厚,只有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才能回归至纯至诚的婴儿状态。
17、原文: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离娄下》
18、廉不言贫,勤不言苦。
19、不患寡而患不均。
2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21、知耻近乎勇。——《中庸》
22、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赐萧瑀》
23、原文:事随心,心随欲。欲无度者,其心无度。心无度者,则其所为不可知矣。——《吕氏春秋·观表》
24、释义:商朝建立者商汤在天天对之盥洗的盥洗盆上,刻上“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铭文警示自己。“苟日新”,意即如每天能洗干净自己身上的污垢,那就应当天天清洗。此句以沐浴自新,比喻道德日进。“日日新,又日新”,谓精诚其意,修德无已。合在一起就是说:诚然如果有一天能够获得新的进步,就要一天一天都有新的进步,还要再继续天天有新的进步。
25、感悟:与人为善,善与人同。广泛地向别人学习,吸取所有的善,集合到自己身上,以此为快乐,这样主动积极的乐善精神也会自然而然地不断鼓舞自己和别人。
26、正心以为本,修身以为基。
27、这些名言都强调了修身立志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要不断反省自己,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树立远大的志向,并不断努力追求。
28、)有真道德,必生真胆量。凡怕天怕地怕人怕鬼的人,必是心中有鬼,必是品行不端。——宣永光
29、感悟:把言和行(知和行)联系起来考察,作为一个人的修养品德,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重要内容之一。荀子曾说:“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任其用,除其妖。”所谓“国宝”“国器”“国用”“国妖”,就是按言与行是否一致分出的等次;最好的“国宝”是说到做到,而“国妖”则言行相悖,说一套,做一套。
30、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关于修身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31、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
32、原文:政者,口言之,身必行之。今子口言之,而身不行,是子之身乱也。子不能治子之身,恶能治国政?——《墨子》
33、)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孔丘
34、学不可以已。——《荀子》
35、平静如水,正直如绳。
36、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37、以下是一些修身立志的名言:
38、这句有名的格言,和西周周公平定东方叛乱后,由周成王发令将殷商遗民交给康叔管理的《康诰》中的“作新民”,即振作精神,使商朝遗民改过自新,成为新民,以及《诗经·大雅·文王》中的“周虽旧邦,其命惟新”,即周虽是一个古老的邦国,但文王能够秉承上天之所命,革新进取,共同奠定了中华民族不断创新的文化基因。所以《大学》里说,“君子无所不用其极”,即对于创新、“日新”、“惟新”,君子无不用尽全力不断奋斗。
39、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4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41、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
42、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43、爱岗敬业,做道德楷模。
44、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45、)凡建立功业,以立品为始基。从来有学问而能担当大事业者,无不先从品行上立定脚跟。——徐世昌
46、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黄睎
47、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列传》
48、骥走崖边须勒缰,人至官位要缚心。
49、纯洁的良心比任何东西都可贵。
50、)历史使人贤明,诗造成气质高雅的人,数学使人高尚,自然哲学使人深沉,道德使人稳重,而伦理学和修辞学则使人善于争论。——培根
51、)凡是有良好教养的人有一禁诫:勿发脾气。——爱默生
52、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53、廉而洁,一身正气;勤而俭,两袖清风。
54、释义:“腹有诗书气自华”为传世名句,一个“自”字,强调了高雅不凡的气质源于书香熏染。“气”不仅指读书带给人的儒雅之气,更是指在面对人生失意和窘迫时所表现出的豁达态度。读书不仅可以长知识,还可以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使人气质高雅。
55、腹有诗书气自华
56、诸葛亮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57、语言间尽可积德,妻子间亦是修身。
58、原文:百尺竿头立不难,一勤天下无难事。——清·钱德苍《解人颐·勤懒歌》
5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60、)峣峣者缺,皎皎者易污。《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范晔
关于修身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61、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
6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
6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64、有真才者,必不矜才;有实学者,必不夸学。
65、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鱼父》
66、以下是一些关于修身的名言:
67、释义:事从心出,心随欲来。欲望没有限度的人,心也是没有限度的。一旦人的心没有限度,那么他的所作所为也就难以预料了。
68、一勤天下无难事
69、赤子之心
70、口言之,身必行之
71、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72、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
73、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韩非子》
74、释义:子贡请教孔子: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作“士”?孔子认为要行己有耻,是非观念明确,还要不辱君命,有做事能力。子贡又问:次一等的要求呢?孔子则强调必须知孝悌。子贡接着问:那么再次一等的要求呢?孔子回答:“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孔子认为,说话一定真心诚意,做事一定坚持到底,这是一般人也应该做到的,但也可以算是士了。
75、为官以廉为先,从政以勤为本。
76、原文:“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礼记·大学》
7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7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79、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80、原文: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于人者。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公孙丑上》
81、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82、感悟:王阳明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面对“心中贼”,面对纷繁复杂的欲望,如果不对这些非分的欲望加以节制、而任由其泛滥,后果将会不堪设想。只有不断地砥砺自我和淬炼心性,控制和约束自己心中负面的欲望,才能够明心见性、扫荡心中之贼、提升人生境界,才能成就大丈夫不世之功。
83、释义:告子认为自己有能力治理国家,墨子告诉他:“从政之人,嘴巴上说的,行动一定要做到。现在你口能称道而自身却不能实行,这是你自身的矛盾。你连自己都管不好,哪里能治理国家呢?”
84、感悟:凡事,勤则易,惰则难,任何成功,都是勤奋的根茎上长出来的甜果。曾国藩曾说“古之成大业者,多自克勤小物而来。百尺之栋,基于平地;千丈之帛,一尺一寸之所积也;万石之钟,一铢一两之所累也。”不论是修身自律,还是齐家治国,“勤”字都是不二法门。
85、为人者,皆有欲望。但必须分清楚可得之欲与不可得之欲。积极合理的欲求,比如求知欲、成长欲、事业欲等,是人生进取之基、成功之梯、动力之源,而贪婪非分的欲望,则使人私心膨胀、道德沦丧、人格缺失。《庄子·逍遥游》中有言:“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在欲望面前保持戒惧、知足知止,才能心清如水、正道直行。
86、百尺无寸枝,一生自孤直。
87、)骄谄,是一个人。遇胜我者则谄,遇不知我者则骄。——申居郧
8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89、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90、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名人名言、格言、警句等,获取更全面更准确的信息。
关于修身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91、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岑参《关人赴安西》
92、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93、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94、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95、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96、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荀子修身》
97、半句虚言,折尽平生之福。
98、与人为善
99、感悟:注重修心养性,让欲望有限度,才能做人有底线、做事有分寸。
100、感悟:饱读诗书,不仅让人学有所成,更让人气质才华自然横溢,高雅光彩。曾国藩对儿子曾纪泽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北宋诗人黄庭坚则从反面加以论说:“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英国哲学家培根这样阐述读书与人的性格气质的关系:“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101、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荀子·修身》
102、为人不為己,所以才能成己。
103、欲无度者,其心无度
104、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
105、言必信,行必果
106、一诺千金。——《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107、)无论你怎样地表示愤怒,都不要做出任何无法挽回的事来。——培根
108、你敬人一尺,人敬你一丈。
109、原文: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论语·子路》
110、释义:只要勤奋,天下就没有难做的事情,即使百尺竿头也能昂然挺立。“百尺竿头”,佛教比喻道行修养的极高境界,也作“百丈竿头”。
111、感悟:言语诚实忠信,行为笃敬坚守,是最基本的道德操守。如果一个人说话不算数,做事不一贯,就很难立身处世,很难成就大事。诚实无欺,有始有终,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112、释义:子路,别人把他的错误指给他,他便高兴。禹听到善言,就给人敬礼。伟大的舜更是了不得,他对于行善,没有别人和自己的区分,抛弃自己的不是,接受人家的是,非常快乐地吸取别人优点来从事善行。自他种庄稼、做瓦器、做渔夫一直到做天子,没有一处优点不是从别人那里吸取来的。吸取别人的优点来行善,这就是偕同别人一道行善,所以,君子最高的德行就是偕同别人一道行善。
113、政德,官德,人德,终身修德、年廉,月廉,日廉,一世清廉。
114、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115、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11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17、原文: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宋·苏轼《和董传留别》
118、原文: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进而不退者。——宋·程颢、程颐《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
119、原文:天下之难持者莫如心,天下之易染者莫如欲。——宋·朱熹《四书或问》。
120、释义:天下最难把持的是人的内心,而天下最容易受到沾染的是人的欲望。
关于修身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121、平日行善之人,冥冥中自有神祐。
122、)对于事实问题的健全的判断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础。——夸美纽斯
123、天下之难持者莫如心
124、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每一个人都应该从善如流
125、释义:君子学习一定要日新,日新就是每一天都要有进步。君子学习做不到日新,就是用心不够,有私心、懒惰之心。学习不用心、不精纯,必然退步。
126、位卑未敢忘国。——陆游《病起书怀》
127、一寸山河一寸金。——左企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