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霸记》曰:正,杀之也。
2、又朝觐曰朝正。
3、《王屮·头陀寺文》凭五衍之轼,拯溺逝川。开八正之门,大庇交丧。
4、《注》正之者,执而治其罪。
5、君子之修身,内正其心,外正其容。
6、有志于圣人之学者,外孔、孟之训而他求,是舍日月之明,而希光于萤爝之微也,不亦谬乎?——王阳明
7、《疏》正大於鹄,三分侯广,而正居一焉,其内皆方二尺。
8、《左传·隐六年》翼九宗五正。
9、《十二本纪·夏本纪》禹拜稽首,让于契、后稷、皋陶。
10、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王阳明
11、“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出自《世说新语·容止》。可取名:岩松
12、《礼·王制》史以狱成告於正。
13、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14、居者思正其家,行者乐出其途。——柳宗元
15、又《尔雅·释诂》正,长也。
16、又朼载也。
17、有不贡士谓之不率正者。——《尚书大传·皋繇谟》
18、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马戴《灞上秋居》
19、政以治民,刑以正邪。——《左传·隐公十一年》
20、又常也。朱子云:物以正为常。
21、《说文》是也。从止一以止。
22、《广韵》宋上卿正考父之後。汉有正锦,《後魏志》有正帛。又复姓,汉有正令官。
23、春愁凝思结眉心,绿绮懒调红锦荐。顾敻《玉楼春·拂水双飞来去燕》
24、公道来自公心,正派源自正气。
25、又三正。
26、《周礼·天官》宰夫令羣吏,正岁会,正月要。
27、《书·君牙》咸以正罔缺。
28、又直也。
29、又治其罪亦曰正。
30、土颜色为黄色,所以号称为黄色,有土属性的就属祥瑞征兆。因为是五帝本纪,所以此句也是概况了皇帝,德瑞就是有天子的祥瑞之兆,用于男孩,体现了父母对孩子德行的期望和要求。
31、习与正人居之,不能无正也;犹生长于齐,不能不齐语也。
32、又《昭二十九年》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冥,土正曰后土。
33、“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出自《滕王阁序》。可取名:星驰
34、天理即人欲——王阳明
35、又平质也。
36、又八正,谓八节之气,以应八方之风。
37、“岸芷汀兰,郁郁青青”出自《岳阳楼记》。可取名:汀兰
38、《注》守一以止也。
39、尽璇机之正。——《后汉书·张衡传》
40、又与政通。
41、又正人,寻常之人也。
42、“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出自《中庸》。可取名:诚明或明诚
43、又《杜预·左传·昭十七年注》谓建巳正阳之月也。正,音政。
44、“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出自杜甫的《羌村三首》其一。可取名:峥嵘
45、又先正,先贤也。
46、《屈原·离骚》指九天以为正。
47、《易·坤·文言》直其正也。
48、又官名。
49、“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出自王维的”《相思》。可取名:君撷
50、《论语》必也正名乎。
51、又备也,足也。
52、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王阳明
53、《论语》就有道而正焉。
54、《注》正谓朼载之。朼,亦作匕。
55、《注》有正者,以托戒使不忘。
56、《诗·小雅》哙哙其正。
57、《左传·文三年》昔诸侯朝正於王。
58、“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出自《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可取名:梦阑
59、又《广韵》之盈切。《集韵》《韵会》诸盈切《正韵》诸成切,音征。岁之首月也。
60、又预期也。
61、《仪礼·士昏礼》父戒女,必有正焉,若衣若筓。
62、《礼·月令》仲春班马正。皆与政同。
63、《诗·齐风》终日射侯,不出正兮。
64、《周礼·夏官》射人以射法治射仪,王以六耦射,三侯五正。诸侯以四耦射,二侯三正。孤卿大夫以三耦射,一侯二正。士以三耦射,豻侯二正。
65、《郑注》正,於周鄕师之属,今汉有正平丞,秦所置。
66、《杜甫诗》不见朝正使。
67、考证:《公羊传·僖二十六年》师出不出反,战不正胜。
6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69、指苍天以为正。——《楚辞·九章·惜诵》
70、《新书·道术篇》方直不曲谓之正。
71、“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出自《文赋》。可取名:彬蔚
72、《周礼·夏官》诸子大祭祀,正六牲之体。
73、《诗·小雅》正月繁霜。
74、以土圭正日景。——张昭远《旧唐书》
75、又定也。
76、《朱子·语录》是平平底人。
77、又七正,日月五星也。
78、、“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出自《诗经·小雅·车辖》。可取名:景行
79、〔古文〕㱏《唐韵》《韵会》《正韵》之盛切,音政。
80、正身以黜恶。——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81、正不容邪,邪复妒正。
82、正邪自古同冰炭,毁誉于今判伪真。
83、《注》谓质正其是非也。
84、《易·乾·文言》各正性命。
85、“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出自《论语·雍也》。可取名:彬彬
86、《诗·小雅》今兹之正。
87、《杜注》朝而受其政敎也。亦读平声。
88、“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出自《国语》。可取名:民川
89、谨正盐筴。——。
90、《史记·五帝本纪》聪以知远,明以察微。
91、《公羊传·隐三年》君子大居正。
92、诸侯与正而不贤也。——《谷梁传》
93、又决也。《诗·大雅》维龟正之。
94、《笺》夏之四月,建巳之月。
95、又以物为凭曰正。
96、《汲冢周书》内外賔服曰正。
97、“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出自杜牧的《清明》。可取名:牧遥
98、又《仪礼·大射仪郑注》正者,正也。亦鸟名。齐鲁之闲名题肩为正。正,鸟之捷黠者,射之难中,以中为隽,故射取名焉。又与征通。
99、又釐辨也。
100、又四月亦曰正月。
101、《书·洪范》凡厥正人。
102、《公羊传·僖二十六年》师不正反,战不正胜。
103、习习谷风,维山崔嵬。《小雅·谷风》
104、《疏》正,音征。谓赋税也。唐武后作。
105、“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之夭夭,其叶蓁蓁”出自《诗经·周南·桃夭》。可取名:叶蓁
106、席不正不坐。——
107、“彼竭我盈,故克之”出自《左传》。可取名:盈克
108、《康熙字典》:
109、《疏》谓之正月者,以乾用事,正纯阳之月。
110、单名一个稷,是稷谷的简称,为百谷之长,而社稷一词中的社为土神,稷就被奉为谷神,江山社稷,就是国家的象征。
111、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112、“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泌之扬扬,可以乐饥”出自《诗经·陈风·衡门》。可取名:栖迟
113、青少年是一个美好而又是一去不可再得的时期,是将来一切光明和幸福的开端。——加里宁 2、人的志向通常和他们的能力成正比例。——约翰逊 3、时间抓起来说是金子,抓不住就是流水。——谚语
114、《史记·淮阴侯列传》天下初发难也,俊雄豪桀建号壹呼,天下之士云合雾集。
115、“遥襟俯畅,逸兴遄飞”出自《滕王阁序》。可取名:逸兴
116、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王阳明"
117、“温故而知新"––孔子。
118、又射侯中曰正。
119、昔先正保衡,作我先王。——《书·说命下》
120、又《大品经说》八正,曰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121、又人臣之义有六正,谓圣臣、良臣、忠臣、智臣、贞臣、直臣也。见《说苑》。
122、《书·舜典》作七政。
123、又宗正,星名。《甘氏星经》在帝座东南,主宗正卿大夫。
124、就有道而正焉。——《论语·学而》
125、“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出自《诗经·小雅·天保》。可取名:之恒
126、《春秋》春王正月。
127、执法如山方显凛然正气清正廉洁自会宠辱不惊。
128、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己身。
129、“德行广大而守以恭者荣,土地博裕而守以俭者安。”出自《说苑·敬慎》。可取名:博裕
130、《尔雅·释泉》滥泉正出。正出,直出也。
131、又諡法。
132、《周礼·夏官》诸子有兵甲之事,则授之车马,以军法治之,弗正。
133、正法则,选贤良。——《荀子·王制》
134、《周礼·夏官》大司马九伐之法,贼杀其亲则正之。
135、《郭注》谓官长。
136、正冠而缨绝。——
137、《书·说命》昔先正保衡。
138、《後汉·章帝纪》王者重三正,愼三微。
139、《史记·历书》夏正以正月,殷正以十二月,周正以十一月,盖三王之正若循环然。
140、《史记·五帝本纪》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
141、《易·乾卦》刚健中正。
142、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143、“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出自《小雅·斯干》。可取名:斯幽
144、正则无景。——清·龚自珍
145、《史记·律书》律历,天所以通五行八正之气。
146、公卿诗满壁,雅正日相亲。
147、《毛传》二尺曰正。
148、《史记·律书》作七正。
149、《孟子》必有事焉而勿正。
150、念头端正,福星临,念头不正,灾星照。
151、《公羊·谷梁传注》音征。或如字。今多读征。又室之向明处曰正。
152、俊雄二字就是指的豪迈出众的人,是英雄,非常适合男孩起名。
153、《杜注》五正,五官之长。
154、为人正,为政勤,为官廉,为民实。
155、《注》正,犹定。
156、《注》三正,天地人之正。
157、“犹未及髯之绝份逸群也”出自《三国志》。可取名:逸群
158、此句很好的描述了“耳聪目明”四个字,耳朵灵敏可以听到很远的声音,眼睛可以观察到很细微的东西,是讲得高辛,一出生就会加自己的名字,拥有非凡的本领,取知远一名,就是希望孩子能纵揽全局,细心稳重,洞察细微。
159、名不正则言不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