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友谊的成语典故或名言警句
1、患难之交
2、【释义】深厚的感情和友谊。
3、风雨同舟
4、【出处】《庄子·山木》:“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5、八拜之交
6、【出处】《汉书·萧望之传赞》:“萧望之历位将相;藉师傅之恩;可谓亲密无间。”
7、推心置腹
8、【释义】间:缝隙。关系亲密,没有隔阂。形容十分亲密,没有任何隔阂。
9、心照神交
10、【出处】《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吾传佛心印,安敢违于佛经。”《黄蘖传心法要》:“迦叶以来,以心印心,心心不异。”
11、褒贬色彩褒义
12、【释义】手足:比喻兄弟。比喻兄弟的感情。
13、【释义】在患难中结成的朋友。
14、【释义】指虽是初交,但如同老朋友一样。
15、高山流水:
16、情投意合
17、八拜之交白首同归道义之交高情厚谊恨相见晚
18、[反义成语]点头之交
19、手足之情
20、恨相知晚莫逆之交倾盖如故深情厚谊深情厚意
21、【释义】莫逆:没有抵触,感情融洽;交:交往,友谊。指非常要好的朋友。
22、【释义】形容情爱深厚,像大海一样不可量。
23、比喻知己或知音。比喻乐曲高妙。
24、【出处】《后汉书·祢衡传》:“衡始弱冠,而融年四十,遂与为交友。”《南史·何逊传》:“弱冠州举秀才,南乡范云见其对策,大相称赏,因结忘年交。”
25、【释义】年辈不相当而结交为友。
26、也作:管鲍之谊
27、比喻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
28、是说鲍叔牙和管仲之间深厚的友情的故事。
29、【出处】《后汉书·光武帝纪上》:“降者更相语曰:‘萧王推赤心置腹中;安得不投死乎!’”
30、【出处】明·名教中人《好逑传》:“铁公子本不欲留;因见过公子深情厚意;恳恳款留;只得坐下。”
赞美友谊的成语典故或名言警句
31、【出处】《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昔伊尹之为媵臣,至贱也,吕尚之处屠钓,至陋也,乃其见举于汤武、周文,诚道合志同,玄漠神通,岂复假近习之荐,因左右之介哉。”
32、【出处】《庄子·大宗师》:“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人相与语曰:‘孰能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死为尻,孰知生死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友矣。’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33、情深潭水
34、【释义】贫困时结交的知心朋友。
35、【出处】《庄子·大宗师》:“三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36、【出处】汉·邹阳《狱中上书自明》:“语曰:‘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则?知与不知也。”
37、[近义成语]生死之交
38、【释义】拜把子(旧时结为异姓兄弟)的关系。
39、【出处】晋·潘岳《夏侯常侍诔》:“心照神交,惟我与子。”
40、【释义】推出自己的赤心,放置在别人的腹中。表示把自己内心的想法毫无保留地告诉对方。比喻真诚待人。
41、【出自】《列子·力命》:“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42、管鲍之交、八拜之交、白首同归、道义之交、高情厚谊、恨相见晚。
43、【出处】明·焦竑《玉堂丛语·荐举》:“仲举与文贞在武昌;因患难之交;讷黑窑匠以一文;嗣初教书儒生以一诗;皆入启事;悉登台阁。”
44、【释义】志向相同,道路一致。形容彼此理想、志趣相合。
45、【释义】彼此之间的感情如同亲兄弟一样亲密。
46、三年同窗,我和小红成了“管鲍之交”,现在她有困难,我当义不容辞,共同分担。
47、【释义】比喻友情深厚。
48、相传春秋时期,俞伯牙弹琴为一绝。一日,他坐在高山之上弹奏,路过的樵夫钟子期驻足倾听。俞伯牙原本内心对其有些许不屑,心想着一个樵夫怎么会懂得我的琴声。结果,钟子期很容易就猜出了他的心思:“琴声慷慨激昂,先生志在高山”;“琴声清澈婉转,先生志在流水”。俞伯牙万分惊讶,于是与钟子期成为知心好友。后人也说是“高山流水遇知音”
49、肝胆相照
50、关于友谊的成语典故有:1、知音之交–伯牙子期(高山流水)
51、贫贱之交
52、【出处】宋·文天祥《文山全集·六·与陈察院文龙书》:“所恃知己;肝胆相照;临书不惮倾倒。”
53、相视莫逆
54、一夜伯牙乘船游览。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于是又弹起琴来,琴声悠扬,渐入佳境。忽听岸上有人叫绝。伯牙闻声走出船来,只见一个樵夫站在岸边,他知道此人是知音当即请樵夫上船,兴致勃勃地为他演奏。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说道:“真好!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真好!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伯牙兴奋色了,激动地说:“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这个樵夫就是钟子期。从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55、guǎnbàozhījiāo
56、友情的成语
57、【释义】交:交情,友谊。有道德有正义感的交往和友情。指互相帮助,互相支持的朋友。
58、情同手足
59、【出处】唐·李白《赠汪伦》诗:“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60、管鲍之交是春秋时期齐国管仲和鲍叔牙的友谊故事。管仲被贬到齐国时,鲍叔牙立刻前往相助,两人成为好友。他们共同辅佐齐国成为春秋时期最强大的国家之一。管仲和鲍叔牙的友谊被后人称为高尚的友谊,成为中国文化中交友的典范。
赞美友谊的成语典故或名言警句
61、【释义】莫逆:彼此情投意合,非常相好。形容彼此间友谊深厚,无所违逆于心。
62、【出处】《后汉书·宋弘传》:“(光武帝)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63、【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三十八回:“道义之交,只此已足,何必更为介介。”
64、忘年之交
65、春秋时代,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是当时著名的琴师。俞伯牙年轻的时候聪颖好学,曾拜高人为师,琴技达到水平,但他总觉得自己还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现对各种事物的感受。伯牙的老师知道他的想法后,就带他乘船到东海的蓬莱岛上,让他欣赏大自然的景色,倾听大海的波涛声。伯牙举目眺望,只见波浪汹涌,浪花激溅;海鸟翻飞,鸣声入耳;山林树木,郁郁葱葱,如入仙境一般。一种奇妙的感觉油然而生,耳边仿佛咯起了大自然那和谐动听的音乐。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弹奏,音随意转,把大自然的美妙融进了琴声,伯牙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境界。老师告诉他:“你已经学了。”
66、【释义】比喻彼此之间真诚相见。
67、基本管:管仲,春秋初期政治家;鲍:鲍叔牙,春秋时齐国大夫,以知人著称,少时与管仲友善,知管仲大贤,故桓公任他为相时,举管仲自代,遂使齐国日渐强大;交:交情,交谊。管仲和鲍叔牙的交谊。
68、【释义】友情像水一样清澈。指不以势利为基础的朋友。
69、【出处】《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如也;左右手。”
70、道义之交
71、【出处】明·崔时佩《西厢记》:“春闷好难捱,毕竟情深似海。”
72、友谊的成语
73、【出处】唐·李华《吊古战场文》:“谁无兄弟,如足如手。”
74、高山流水,应该算友情的最高境界了。高山流水是两个人友谊的典故
75、【释义】春秋时,齐人管仲和鲍叔牙相知最深。后常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
76、管鲍之交
77、情深似海
78、莫逆之交
79、【释义】在大风雨里同坐一条船。比喻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互相帮助,齐心协力,战胜困难。
80、关于友情的成语故事
81、【释义】心照:心里了解;神交:忘形之交。心意投合,相知有素的友谊。
82、【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那镇元子与行者结为兄弟;两人情投意合;决不肯放。”
83、莫逆于心相视莫逆心照情交心照神交一诺千金
84、心心相印
85、刎颈之交
86、亲密无间
87、【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廉蔺相如列传》:“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88、【释义】形容双方思想感情融洽,意见一致,彼此很合得来。
89、桃花潭水
90、结构偏正
赞美友谊的成语典故或名言警句
91、深情厚意
92、亲密无间推心置腹肝胆相照情同手足志同道合
93、【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有一故人;姓杜名确;字君实;与小生同郡同学;当初为八拜之交。”
94、【出处】唐·李华《吊古战场文》:“谁无兄弟,如足如手。”宋·苏辙《为兄轼下狱上书》:“臣窃哀其志,不胜手足之情。”
95、生死不渝叨在知己万古长青刎颈之交相视而笑
96、【释义】形容彼此不待语言说明而感情相通,心意完全一致。
97、志同道合
98、倾盖如故
99、淡水交情
100、【释义】指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101、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同甘共苦关怀备至盛情款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