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廉洁警句课件-摘抄98句

时间:2024-11-30 15:09:59 优美文案

古代廉洁警句课件

1、做人一身正气,为官一尘不染。

2、《石灰吟》,作者: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意思是:石头只有经过多次撞击才能从山上开采出来,它把烈火焚烧看成平平常常的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3、公生明,廉生威。

4、得志时贵在清醒,失意时重在平衡。

5、贪婪的欲望使人堕落,廉政的品质使人奋进。

6、贪污公款:禁止官员侵吞公款,为自己谋取私利。

7、石灰吟:原文: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出处《石灰吟》。作者于谦。白话译文: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8、财欲是只虎,是柄剑。

9、——韩愈

10、滥用职权:禁止官员滥用职权,侵犯民众权益。

11、正德间,有一人,自言善吟咏,然并无过人之处。时粤东有一吏,名张简,亦善吟咏,但不以为能。正德问曰:“吾二人吟咏有何不同?”张简对曰:“吾吟廉诗,廉者,可以荣也;吾吟贪诗,贪者,可以耻也。荣者可以激励我,耻者可以警示我,故吾以廉为荣,以贪为耻。”

12、争得长江大河水,

13、泄露机密:禁止官员泄露国家机密,损害国家利益。

14、水不流则腐,官不廉则败。

15、“廉洁六禁”这一说法,出自于中国古代的《周礼》。《周礼》是儒家经典《五经》之一,是古代中国的一部重要的礼仪法典,主要记载了周朝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法律等方面的制度和规范。

16、廉树威贪失信,廉兴国贪失家。

17、玩忽职守:禁止官员玩忽职守,不履行职责。

18、廉洁爱民廉政固本是中华传统廉洁文化的目标指向。

19、“廉洁六禁”是中国古代廉政制度的重要内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20、《清平乐·李白》

21、悉于廉泉得其源!

22、勤能补拙,俭以养俭。

23、诗句如下:

24、我国古代廉政文化蕴含着优秀思想智慧,为当今反腐倡廉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25、香花墩上有奇泉,

26、做人贵在品,为官重在廉。

27、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唐代李商隐《咏史》。

28、廉洁文化有四个基本范畴,

29、《清诗纪事》

30、《红楼梦》

古代廉洁警句课件

31、例如《左传》中所描述的鲁隐公清廉廉洁的形象,以及《尚书》中对于“君子清静以修身,俭约以养德,不屑不究,罔不修古”,等等相关的思想。

32、延伸内容:中国的传统文化倡导的道德观念和价值体系对于现代社会依然有着深远的影响。

33、贪使人堕落,廉使人奋进。

34、寒菊:原文: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出处《寒菊》。作者郑思肖。白话译文:你在秋天盛开,从不与百花为丛。独立在稀疏的篱笆旁边,你的情操意趣并未衰穷。宁可在枝头上怀抱着清香而死,绝不会吹落于凛冽北风之中!

35、因此当今社会也需要更多弘扬正气和清廉精神的文化作品,以提高国民素质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36、《书端州郡斋壁》《书端州郡斋壁》宋代:包拯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

37、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人们常常以清廉为荣。

38、“廉洁六禁”是指禁止官员进行的六种不廉洁行为,具体包括:

39、廉政文化,是人们关于廉洁从政的思想、信仰、知识、行为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和社会评价,从根本上反映着一个阶级、一个政的执政理念、执政目的和执政方式,是廉洁从政行为在文化和观念上的客观反映。

40、徇私舞弊:禁止官员徇私舞弊,偏袒亲朋。

41、廉洁六禁是指公职人员在任期内禁止从事六类行为,包括违反廉洁纪律、违反工作纪律、违反生活纪律、违反政治纪律、违反组织纪律和违反法律纪律。这一规定的出处是中国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国家监察委员会发布的《中国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纪律处分条例》。这些规定旨在加强公职人员的廉洁意识,维护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纪律严明。

42、接受贿赂:禁止官员接受他人贿赂,为他人谋取利益。

43、《廉泉》

44、至袭人一病,家人求于贾母,得以出阁。贾母命宝玉与袭人作诗。宝玉欲以“红楼梦”为题,因思袭人所吟“以贪为荣,以廉为耻”,遂自吟至“以贪为荣,以廉为耻”,并发至袭人处。袭人听罢,深以为意,自是荣枯有数,以此自警。

45、这一价值观在现代社会依然有着广泛的影响和倡导。

46、“民本”、“爱民”是中国传统廉政文化的基础。早在《尚书•吕刑》中就出现了“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名言。孔子以“仁爱”为核心创立了儒家爱民仁政的思想体系。儒家、道家、佛教、墨家各派的典籍中,勤政爱民、以民为本、克己奉公、清正廉明的论述,俯拾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民”、“爱民”廉政思想,要求官员以天下为己任,强调国家和社会高于个人,强调个人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使诸多廉正的官员养成了崇高的政治理想,和忠于国家、忠于职守、恪尽职守的思想行为取向,有效地遏制了官员以权谋私和不负责任的行为,发挥了倡廉肃贪、体恤民情、安抚民心的作用。

47、——陈英

48、因为这首诗中有“廉为君子,贪为小人”这一句,表达了中国古代社会重视廉洁和诚实的价值观,并且将贪婪和不道德行为贬低为“耻”的态度。

49、三是指各职业阶层的从业人员恪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廉洁自律、奉公守法的职业文化;

50、有因为在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中,对于政治腐败和清廉廉洁的思想都有很多体现。

51、曾任江苏廉访史的林则徐,就是“廉不蔽恶”的践行者。他以“求通民情,愿闻己过”为原则,号召民众揭发贪官污吏,并主动接受民众监督。

52、廉政思想。古代廉政思想强调领导者应廉洁奉公,不谋私利,不收受贿赂,严格要求自己和身边的人。

53、根据典籍记载,黄帝在位时就提出“六禁重”的概念来约束官员。虽然他没有明确用“廉”这个概念,但“六禁重”的思想就已经与“廉”的要求非常相近了

54、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

55、廉洁爱民廉政固本是中华传统清廉文化与当代人的廉洁操守。

56、我国古代廉政文化有许多经典的例子。

57、“重义轻利”是中国传统廉政文化的特色。“重义轻利”是儒家的主要道德价值取向。孔子强调“不义富而且贵,于我如浮云”,以表示对利的轻蔑,目的是教育人们在个人私利与国家大义产生矛盾冲突时,应当舍私取义,成就国家利益。这些“重义轻利”、“政在于节用”、“俭以养廉”的思想在中国传统廉政文化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影响至深,造就了中国历史上无数廉洁清正的官吏。

58、仰不愧天,俯不愧地,内不愧心。

59、管子还明确了“廉不蔽恶”的指导原则,即坚持廉洁,就能不掩饰过错,行为端正。

60、廉洁爱民廉政固本是中华传统廉洁文化的目标导向。

古代廉洁警句课件

61、纵观中国古代数千年的历史,由于社会形态不同、剥削阶级本质所致,统治局面往往治世短而乱世长;统治官员往往廉者寡而贪者众。但是,原始社会民主遗风的深远影响、历代王朝出于统治需要对腐败的严厉惩办、有抱负政治家对廉政问题的孜孜以求与躬身实践、广大民众对仁政的不懈追求,这些综合力量会聚成我国以勤政廉明、清正不阿等为核心价值的传统清廉文化,它对今天的廉政文化建设、指导反腐倡廉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62、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

63、《咏煤炭》,作者:于谦。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意思是:凿开混沌之地层,获得乌金是煤炭。蕴藏无尽之热力,心藏情义最深沉。融融燃起之炬火,浩浩犹如是春风。熊熊洪炉之烈焰,照破沉灰色的天。

64、《墨梅》,作者:王冕。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意思是:这画仿佛是从我的洗砚池边生长的一棵梅花,朵朵梅花都似乎是洗笔后淡墨留下的痕迹而没有鲜艳的颜色。因为它并不需要别人去夸许它的颜色,在意的只是要把清淡的香气充满在天地之间。

65、屈原《离骚卜居》

66、在现代社会中,不断出现的贪腐、逃税等不诚信现象也在提醒我们重视廉洁和诚实的重要性。

67、在职一阵子,做人一辈子。

68、民本思想。儒家民本思想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国家领导者应以民众福祉为重,强调对百姓的关爱和尊重。

69、一身正气为人师,两袖清风能生威。

70、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7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72、为官以廉为先,从政以勤为本。

73、二是指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廉洁从政的文化氛围,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风尚,用健康向上、追求清廉的文化充实人们的精神世界;

74、《咏史》,作者:李商隐。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意思是:纵览历史,凡是贤明的国家,成功源于勤俭,衰败起于奢华。为什么非要琥珀才能作枕头,为什么那镶有珍珠才是好坐车。

75、清正廉洁是人的政治本色。是融入中国人血脉之中的不变本色,也是中国人代代传承的红色基因。以崇尚廉洁、鄙视贪腐为价值取向的中华传统清廉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是风廉政建设的宝贵资源。

76、廉政关乎国运,是有远见的统治者的执政共识。“礼、义、廉、耻”即“国之四维”,古代政治家把廉洁与政治相结合,强调“廉”是治国理政的四大纲领之一。

77、有一个管钱的管理,十分庆怜,有一次他的一个手下拿了一枚铜钱,他就予以重罚。有的人不理解,他就说大错误都是有小错误积累而来的。

78、松竹梅,岁寒三友,廉正清,为官三要。

79、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80、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加强道德建设,弘扬廉洁正气的价值观,为社会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81、公生明,廉生威,信正浩然气,廉肃日月清。

82、总之,我国古代廉政文化中的优秀思想智慧对当今反腐倡廉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83、饮罢头痛始觉贪。

84、这些古文作品与当今的廉洁思想不谋而合,更是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和传统文化。

85、经过千年沉积,中华民族在培养官员道德、加强个人修养方面,形成了一套为统治阶层和社会群众普遍认同的廉政文化思想体系。

86、一是指廉洁从政的思想道德要求,作用于执政者的内心世界,形成廉洁从政的文化动力;

87、以廉为荣,以贪为耻,是中华文化中常用的价值观。下面是一个关于此主题的古诗:

88、清廉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89、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一尘不染克己奉公。

90、宁诛锄草茅以力耕乎,将游大人以成名乎?宁正言不讳以危身乎,将从俗富贵以偷生乎?宁超然高举以保真乎,将哫訾栗斯,喔咿儒儿,以事妇人乎?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将突梯滑稽,如脂如韦,以絜楹乎?

古代廉洁警句课件

91、《石灰吟》《石灰吟》明代: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92、节俭思想。古代节俭思想认为节俭是美德,反对奢侈浪费,提倡勤俭节约,以保持清廉的生活作风。

93、——诸葛亮

94、勤政思想。古代儒家强调领导者应勤勉于政务,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地为人民服务。

95、“为政以德”是中国传统廉政文化的核心。孔子首先提出了“为政以德”的主张,孔子所言之“正”,既有公正的意思,又有正派的意思。也就是说,为政者要公正无私、光明磊落。如果为政者带头做到正直无私,那么一般的人也就不敢徇私舞弊了。《中国传统道德规范》中,把历代对官吏的道德规范概括为六条:克明俊德、以民为本、立身为正、明道善策、举贤任能、教而后刑。在这些道德规范的约束下,产生了包拯、海瑞等克己奉公、鞠躬尽瘁的典型。他们至今仍然是中国社会判断官员职业道德的试金石,也是当代“公务员精神”的文化渊源和直接动力。

96、廉政文化,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传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内涵是从政的思想和道德、从政的社会文化氛围、从政人员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廉政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理论和思想的新发展、新探索,它的核心价值是清廉为民做事。

97、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清碑.官箴》

98、功能与之类似的机构其实就是明朝的锦衣卫!锦衣卫,直接向皇帝负责,原本是皇帝出行的仪仗队、护卫队,后来又涉及刑狱,侦查、逮捕、审讯不法官员。由于其手段和行踪诡秘,所以又具有了很大的特务色彩。很明显,锦衣卫的职权比廉政公署要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