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不懂就问的名言警句
1、【出处】:《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2、不能则学,不知则问,耻于问人,决无长进。
3、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刘开
4、"真正的智慧是知道自己无知。"这句名言警句强调了学问不懂就要问的重要性。它提醒我们,只有当我们承认自己的无知并愿意学习时,我们才能获得真正的智慧。
5、不能则学,不知则问。——《荀子·劝
6、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7、【举例造句】:他习惯勤学好问,进步很快。
8、不要让骄傲和自负阻碍我们的学习之路,而是要保持谦逊和好奇心,不断追求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9、孔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0、【成语】:追根问底
11、【拼音】:bùchǐxiàwèn
12、要学蜜蜂采百花,问遍百家成行家。8、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13、【拼音】:qínxuéhǎowèn
14、【解释】:勤奋学习,不懂的就问。比喻善于学习。
15、【拼音】:rùxiāngwènsú
1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7、不学不成,不问不知。——汉·王充《论衡·实知篇》
18、【拼音】:bóxuéshěnwèn
19、孔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0、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尚书·仲虺之诰》
21、【解释】: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22、【出处】:康濯《春种秋收·三面宝镜》:“至于后来那水车问题,他也实在说的毫无漏洞,但老来旺一伙竟非要拧住他追根问底!”
23、【解释】:追究底细。同“追根究底”。
24、井淘三遍吃好水,人从三师武艺高。3、刀钝石上磨,人笨人前学。
25、这句话提醒我们,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学习的热情和求知的欲望。所以,不懂就要问,不断追求知识的火焰将会照亮我们的人生道路。
26、荀况曰:“不知则问,不能则学。”
27、学问学问,不懂就问。
2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9、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30、【拼音】:zhuīgēnwèndǐ
做到不懂就问的名言警句
31、不懂就问的名人名言【经典篇】
32、另外,亚里士多德也说过:"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填满一个桶,而是点燃一把火"。
33、郑燮曰:“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问。”
34、试试并非受罪,问问并不吃亏。
35、【成语】:博学审问
36、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普列汉诺夫
37、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礼记·学记》
38、不学不成,不问不知.——王充
39、三年级不懂就要问的名人名言:
40、知识贮藏在谦虚的大海中。
41、【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论语》:“它而今是勤学好问,便谥之以文。”
42、不要害怕提问,因为只有通过提问,我们才能拓宽自己的知识和理解。
43、关于不懂就问的名言警句有很多,以下是一些例子:
44、名言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论语·公冶长》
45、【解释】:进入一个地方,先要问清那里的习俗,以求适应当地的情况。同“入国问俗”。
46、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问.——郑燮
47、学无前后,达者为师。
48、【出处】:《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49、【成语】:勤学好问
50、知识上的富有可以享受心灵上的满足。
51、不懂就要问,只有不懂就问,才能让我们学习到想学的知识,才能让我们低调的去拜访他人,因为每一个人的身上都有我们学习的力量,只有低调谦虚的向他人请教,才能让我们的未来收获到想要的一切,所以这个道理我们每个人都明白,让我们遇到不懂的问题,就要让我们慢慢的询问。
52、这些名言都强调了学习过程中的提问和求教精神,鼓励我们在遇到不懂的问题时积极向他人请教。
5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论语·为政》
54、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陶行知
55、【出处】:《解放日报》1944.4.5:“我们要吸收群众的经验,一定要‘入乡问俗’。”
56、【成语】:不耻下问
5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这句名言告诉我们,如果我们不懂某个问题,应该勇于提问,而不是装作懂。只有承认自己的不知,才能真正获得知识。
58、善于发问的人,知识丰富。
59、不能则学,不知则问。——《荀子·劝学》
60、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问。——郑燮
做到不懂就问的名言警句
61、【解释】:博:多;审:详细。广泛地学习,详细地询问。指求学时的态度和应循的途径。
62、【举例造句】:阁下既不耻下问,弟先须请教宗旨何如?★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七回
63、【成语】:入乡问俗
64、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刘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