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为先的名言警句-集锦202句

时间:2024-11-30 08:00:21 优美文案

以德为先的名言警句

1、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2、德才兼备方可成大事,唯有肝胆与人共。

3、德盛者威广,力盛者骄众。

4、夫治国之本有二:刑也,德也。二者相须而行,相待而成矣。

5、因此,我们应该注重德才兼备的培养和发展。

6、最巧妙的境界就是不使用暴力来统治。

7、——《论语·为政》

8、在教育和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仅有道德规范和书本知识是不够的,还需要将这些规范和知识变成实际的行为,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以德服人,使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在社会中具有更大的作用和贡献。

9、三思而后行--《论语》

10、有关修身立德的名言警句汇总

11、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12、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荀子修身》

13、——[三国魏]桓范《世要论·兵要》

14、德治的出发点是对人的尊重,是对人性的信赖。

15、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6、才德兼备,方为人才。

17、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18、古人善为天下者,计大而不计小,务德而不务刑。

19、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20、治学严谨是指学术研究需要严谨的态度,包括认真的实验,精益求精的精神,认真负责的态度等等。

21、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22、人之忠也,犹鱼之有渊。——诸葛亮《兵要》释义:人有忠诚的品德,就好比鱼儿有了水。鱼离开水就会死,人失去忠诚的品德就很危险。

23、八个字的校风校训如:厚德精技崇学尚行。

24、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25、以德服人.-------拉丁谚语

26、明德于心,化成于身,寓教于行,求善求真。

27、——[宋]朱熹《朱子语类·论语五·为政以德篇章》

28、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才能够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推动国家的繁荣富强。

29、不耻下问,畅所欲言。

30、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3.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

以德为先的名言警句

31、扬求是新风,树学风新貌。

32、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33、大意:君子用俭朴的德行来避免危难。

34、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35、教育爱心,启迪未来。

36、严谨求实,德才兼备。

37、——《诗经》

38、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

39、这句话非常蕴含哲学意味,强调功夫要下在平时的练习和实践中,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实效性的综合性能力。

40、德有余而为不足者谦,财有余而为不足者鄙.--------林逋

41、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42、丧失人格的诗人比没有诗才而硬要写诗的人更可鄙,更低劣,更有罪.------雨果

43、良好的品德是由对坏倾向作顽强斗争培养出来的.-------德克斯特

44、以正德临民,犹树表望影,不令而行。

45、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46、有德无才,虽能起步,终难有所成就。

47、德才兼备,天下归之。

48、——[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49、——[明]王廷相《慎言·御民》

50、作为学生,我们平常就要学会积累一些名言警句,这样子才可以在写作文的时候可以立马引用,整理了一些关于修身立德的名言警句,有需要的朋友,可以看看。

51、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52、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53、明君之为政,尊贤以崇德,举善以劝民,则四方之内,孰敢不化。

54、德才兼备,乃造化之美。

55、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56、有德有才是精品,有德无才是半成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无德无才是废品。

57、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58、人才德并重,国家富强。

59、润物无声,厚德载道。

60、——[法国]沃夫拿格《省察和箴言》

以德为先的名言警句

61、德明而易从,法约而易行。

62、尊师重教,师生共进。

63、知识启迪,智慧开花。

64、译: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65、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66、勤奋好学,笃行不怠。

67、——[西汉]陆贾《新语·道基》

68、一往无前,无所畏惧。

69、解释原因:德指品德,才指能力,德才兼备是指人具备高尚的品德和出色的能力,这种综合素质让人们倍感钦佩和尊重。

70、这句话明确了教风的两个重点,一个是治学严谨,另一个是德育为先。

71、——[三国魏]桓范《世要论·臣不易》

72、译: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取灭亡。

73、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74、心有林则无难处,德有厚则事无不成。

75、——[唐]陈子昂《谏雅州计讨羌书》

76、使一个人伟大,并不在富裕和门第,而在于可贵的行为和高尚的品行.------奥维

77、造烛求明,读书求理。

7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79、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

80、厚德载物,悉心培植。

81、执勤奋做笔,蘸创新为墨,筑华园蓝。

8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刘备语

83、有德无才可以学,有才无德不能用。德才兼备是国家栋梁。

84、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司马光

85、以德为师,尽心教育。

86、明君在上,下多直言;君上好善,民无讳言。

87、对这八个字的校风校训理解:学校培养学生胸怀开阔,宽厚包容,基础扎实,技能精湛;尊崇教学,尊重教师,注重实践,尊重创新,鼓励师生博学笃行,报效祖国。

88、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89、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90、人才兼备,事业必成。

以德为先的名言警句

91、治学严谨,德育为先。

92、出自宋代王柏《悼蔡修斋》

93、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94、好学思辨晓理,勤奋求实建功。

95、答曰,1.夫才智之民多则国强,才智之士少则国弱。

96、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97、和为天下千秋德,孝乃人间万古情。这是对美联佳作,所描述的是家和万事兴,忠孝节义长,以和为贵,和气生财,不论一个家庭或者是一个国家,只有和协,才能够成就千秋大业,和便是德!

98、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

99、德才兼备,不负众望。

100、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夥huǒ,而耻智之不博。——张衡《应间》释义:不担心地位不够尊崇,而担心自身道德不够完善。不以收入不够高为耻,而以学识不够渊博为耻。

101、——[西汉]桓宽《盐铁论·刑德》

102、不怨天,不尤人--《论语》

103、有德者必有才,有才者不一定有德。

104、明确结论:德才兼备是一种优秀的品质。

105、其他网友观点

106、严格要求,关爱关注。

107、德才兼备名言名句如下:

108、我来做什么”“该怎么做”,这是个主题定位和态度问题。大学的主题是什么?是单纯求学,两耳不闻窗外事,还是修身求学,一心追求真善美?是做单一型人才还是当复合型人才?是被动求学还是主动奋斗?选择不同,最后文凭的含金量决然不同。

109、德育为先则强调的是在学术研究的同时,道德修养更为重要,在做学问中要讲究诚信,要有敬畏之心等等。

110、诚实守信,克勤克俭。

111、善政者,恤民之患,除民之害也。

112、有才无德,虽能成名,终难得人心。

113、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114、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115、墨韵书道》“和为天下千秋德,孝乃人间万古情”。这是一副古对联,意思是说:和谐共存是天下千年之德性,孝是人间最真挚,最普通的感情,万古不变。天地万物包括人类要想长久生存下去,就必须和谐相处。

116、有恩才有德,有德才有福,这就是古人说的厚德载物。

117、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

118、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

119、教风名言八个字的话,我给您提供几个例子:

120、——《左传》

以德为先的名言警句

121、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2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123、谓直方大之德才学识之长兮,亲结上知。

124、德才兼备是一种完美的状态。

125、内容延伸:德才兼备不仅在个人成长中非常重要,在社会发展中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126、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127、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12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129、教风的名言有很多,比如千教万教,以身试教为首;千学万学,学会做人为先。教育是事业,教育的成功在于奉献。教师要注意教风严谨治学认真。

130、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131、开拓创新,勇攀高峰。

132、丰富知识,完善自我,服务社会。

133、——[唐]吴兢《贞观政要·君道》

134、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135、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

136、这是一幅孝道之美联,应是当今正能量之优美杰作

137、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

138、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139、知行合一,德育为先。

140、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141、这句话的背后体现了人们对人格和能力的要求,也是对一个人全面发展的期望。

142、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43、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144、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45、齐桓公尚德以霸,秦二世尚刑而亡。

146、福德才名尽不如,三朝荣贵四旬余。

147、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148、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149、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150、学海无涯,奋揖者先。

以德为先的名言警句

151、知行合一,德行天下。

152、译: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153、当仁,不让于师--《论语》

154、——[宋]范仲淹《范文正集·奏上时务书》

155、——《晏子春秋·杂上十五》

156、明心见性,潜心育人。

157、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

158、人而无德,生而何益.-------法国谚语

159、出自宋代李至《再献五章奉资一笑》

160、勤奋笃学,知行合一。

161、君子以俭德辟难。

162、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163、适合厅屋常久之用。

164、德才兼备者,乃天之所爱也。

165、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不仅有才华,而且有品德,才能被称为完美的人。

166、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167、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68、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169、激发潜能,引导成长。

170、以德礼为先而辅以政刑。

171、德才兼备,品德高尚,是做人的根本。

17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173、——[唐]魏徵《论时政疏》

174、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175、——《三国志·蜀书·后主传》

176、以德为行,以学为上。

177、——[晋]傅玄《傅子·正心》

178、品格可能在重大的时刻中表现出来,但它却是在无关重要的时刻形成的.----菲利普斯•布鲁克斯

179、重来又是书云后,刚德才抽四日芽。

180、译: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以德为先的名言警句

181、这副对联最适应于老人办大寿时张贴,重阳节也可以。

182、德而不威,其国外削;威而不德,其民内溃。

183、出自宋代释居简《书云后三日游致道观》

184、——徐复观《儒家政治思想的构造及其转进》

185、以德服人,天下欣戴;以力服人,天下怨望。

186、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87、清风园学子茂风华,百步梯书生逞意气。

188、在学习中,思索人生;在思索中,享受学习。

189、为政以德,一似灯相似,油多便灯自明。

190、传承南财文明,弘扬法律精神。

191、译: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192、演话剧能让人修身养性,让人安静。就像画画写字一样,必须投入,要不然演不下来。

193、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194、父母养育子女,千辛万苦,才使人类生生不息,所以子女要有感恩之心,懂得孝敬父母。

195、孝道也是千百年来,人们所倡导的,百事孝为先,一个人什么德行,首先要看对父母的态度,乌鸦反哺,卧冰求鲤等许多故事,都是提示人们要孝敬自己的老人。

196、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197、——《孟子》

198、——《孟子·公孙丑上》

19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200、——[唐]韩愈《潮州请置乡校牒》

201、——《孔丛子·公仪》

202、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国诸葛亮《戒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