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于至善的名言警句
1、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左传》
2、善则称人,过则称己,不争;善则称人,过则称己,则怨益亡。——《礼记》
3、凡作社会公益,应由近及远,不必骛远好高。
4、国家之富强,全在于国民。国民之发展,全在于教育。
5、这一名言可以说是“大学”的宗旨。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出处,是被列为“四书之首”的《大学》。其大意是: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显光明的品德;在于反省提高自己的道德并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改过自新、弃恶从善;在于让整个社会都能达到完美的道德之境并长久地保持下去。
6、父之爱子实出天性,人谁不爱其子,唯别有道德之爱,非多遗金钱方谓之爱,且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是乃害之,非爱之也。
7、——对集美厦大校友演讲
8、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左转》
9、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易经》
10、教育为立国之本,兴学乃国民天职。
11、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12、“行己有耻,止于至善”是一句古代儒家经典名言,意思是要能够具有耻心,即要有顾忌、惧怕做错事情,而且要有一颗至善的心,关注到良知与正义,这样才能达到行为道德的完善。这句名言的核心思想是:在时代背景中遵循道德的标准,以实践来达到至善。换言之,行为需要尊重道德原则,所以必须始终以至善为目标,这也是现代社会处世和道德原则的重要参照。
13、让你知道学习的价值,提高个人道德修养
14、智者必就长而弃短,取利而舍害。
15、——第二次国民参政会议提案
16、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17、“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名言提醒着我们,获取知识和不断学习是启发民智的关键。只有通过学习和思考,才能使民众拥有足够的智慧来解决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方案。
18、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大学》
19、日日思无过,不如日日能改过。
20、民智不开,民心不齐,启迪民智,有助于革命,有助于救国,其理甚明。教育是千秋万代的事业,是提高国民文化水平的根本措施,不管什么时候都需要。
21、服务社会是吾人应尽之天职。
22、对于国家,当尽国民之责任,凡分所应尽者,务必有以报国家。
23、另外,马丁·路德·金的名言“知识如果只是停留在学者的头脑里,就像在黑暗中照明一样,没有任何意义”。这句话告诉我们,知识应该传播给更多的人,只有人人都具备知识,人民的智慧才能真正被启发。因此,教育和知识传播是提高民智的关键。
24、公益义务,能输吾财,令子贤孙,何须吾富。
25、——致叶渊函
26、子张问好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论语》
27、如果终日只知赚钱,不知救国,纵然发了财,但是做奴隶、做亡国奴,发了财有什么用?——在新加坡福建会馆讲演
28、惟有真骨性方能爱国,惟有真事业方能救国。
29、盖义务不能待富而后行。
30、——《陈嘉庚公司分行章程》
止于至善的名言警句
31、——《陈嘉庚遗教二十则》
32、夫公益义务,固不待富而后行,如必待富而后行,则一生终无可为之日。
33、企业的经营,不能只站在单纯的一个角度去看,而要从各个角度分析、观察才行。——藤田田
34、人生于世,除为个人生活企,更当为国家社会奋斗。
35、笃学尚行止于至善
36、若不能从根本着手,奢谈企业管理是没有用的。管理没有秘诀,只看肯不肯努力下功夫,凡事求其合理化,企业经营管理的理念应是追根究底,止于至善。——王永庆
37、——集美学校二十周年纪念刊
38、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易经》
39、——在新加坡同安会馆讲演
40、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41、敌未出国土前,言和即汉奸。
42、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43、宁可变卖大厦,也要支持厦大。
44、嬉游足以败身,勤劳方能进德。
45、——在集美学校秋季始业会演讲
46、权力大而权威小,企业就会衰败;权威先行,权力后随,企业就会蒸蒸日上。——士乐敏夫
47、企业和企业之间的差距就是人的差距。——《管理圣经》
48、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49、畏惧失败,才是可耻。
50、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51、——在新加坡南洋华侨中学演讲
52、怨宜解不宜结。
53、我毕生以诚信勤俭办教育公益,为社会服务。
54、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55、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易经》
56、知识生于勤劳,昏庸出于懒
57、企业的情况很复杂,所以应该有壮士断臂的勇气和决心,因为这个放弃减少了对他的很多压力和拖累,使他更有力量,寻找更好的机会来发展。——段永基
58、——《集美志》
59、牺牲一己之权利,从事国民之义务。
60、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
止于至善的名言警句
61、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
62、君子曰:从善如流,宜哉。——《左转》
63、善人者,人亦善之。——《管仲》
64、爱国始于爱乡,强国必先强民。
65、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中庸》
66、《大学》的作者,普遍认可的说法,是孔子的弟子曾参及其门人弟子。而所谓“大学”站在现代人的视角,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为宗旨的儒家教育理念是有其特别之处的。这就是,它最终的目的,在于培养一个道德完善并对社会道德建设有高度热诚与责任感的君子,而不仅仅是一个掌握生存技能的劳动者。
67、企业的出路在于产品更新换代。——土光敏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