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书对于智慧,就象体操对于身体一样。——谚语
2、大学是学习的最佳时机,更应该勤于学习,奋力拼搏。毛主席曾经说过“落后就要挨打”,同样的,不学就会落伍,落伍必然挨打。一个人若想拥有聪明才智,若想不落伍,不被挨打,便需不断地学习与积累。华罗庚有句名言“天才在于积累,聪明源于勤奋”,这句话非常有道理。
3、节用裕民、俭以养德。今天,中华民族经历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艰苦奋斗历程,但戒奢以俭的道理并未过时。我们要继续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自觉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让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风尚继续引领我们奔向更加美好的生活。
4、彭总小时候由于家境不好,奶奶领着他出去要饭,当奶奶把要的饭给他吃时,彭总说什么也不吃,诠释了志着不受嗟来之食的骨气
5、李白小时候很贪玩,经常逃学。一次,他从学堂跑出来,到河边玩,看到一位老婆婆正拿着一根铁棒在石头上磨来磨去,李白很惊讶,就问老婆婆磨铁棒做什么。老婆婆说:“我在磨针。”李白又问“这么粗的铁棒何时能磨成针呢?”老婆婆说:“只要有恒心,铁棒一定能磨成针。”李白听完很惭愧,从此刻苦学习,终于成为伟大的诗人。
6、孔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亡,治而不忘乱”
7、解释:忧虑祸患能使人(或国家)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会使人(或国家)走向灭亡。、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8、勤俭节约小故事:
9、书籍是最好的朋友。当生活中遇到任何困难的时候,你都可以向它求助,它永远不会背弃你。——都德
10、书籍,可以讲述许多有趣的故事,给我们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书籍,可以打开灿烂多姿的知识宝库,引领我们走进辉煌的科学殿堂。书籍是智慧的矿藏,给我们强壮的营养,让我们领悟更多做人的道理。我爱读书,它是我永远的老师,是我最快乐的天使……让我们多读书吧,读书会让你获得很大的进步。
11、但是吕蒙却回答自己军务繁忙,哪里有空学习呢?
12、贤才,国之宝也。——朱元璋
13、圣君眼里,武将文臣都是马,不同之处,一为悍马,一为轻骑,而君王是驭者,驾策随心,统驭天下。——朱元璋
14、怀疑是知识之钥。——谚语
15、读书以过目不忘为能,最是不济事。——郑板桥
16、、笑天下可笑之人,骂天下可骂之人。——朱元璋
17、同时,也要关心国家、关心社会,关心人民、关心世界,学会担当时代责任。习总书记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只有求得真学问,学会做真人,才能将大学四年所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将自己的成才梦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相结合;才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敢于担当,勇做时代的弄潮儿。进而不断要求自己奋力上进,不断要求自己扩充新知,不断要求自己扩大视野,增长才干,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为学之要贵在勤奋、胜在钻研、赢在坚持。
18、李商隐:“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19、史学家司马光的一生也十分俭朴,并把节俭作为教子成才的重要内容。古代家训中的名篇《训俭示康》便是他结合自身经历与认识所作。在文中,他自述“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并教育儿子“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在他的熏陶下,司马康以为人廉洁和生活俭朴而受后世称赞。
20、从此后吕蒙也就开始了慢慢的学习,也是终于学习的有所见识。
21、吃完饭后,他还题了一首诗:“葱汤麦饭两相宜,葱补丹田麦疗饥。莫谓此中滋味薄,前村还有未炊时。”
2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大学生要勤学格物,让学习成为一种人生习惯。青年大学生需要学的东西非常之多,更为重要的是能把所学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内化于心,形成自己的见解,外化于行,在平时的言谈举止中体现出我们的学识修养。大学生既要专攻博览,但我们又不能只顾读书,读死书,要学会读“活”书,读“好”书,读有意义之书。
23、同是晋朝的孙康也是由于贫困而无法点灯夜读,所以只能早早睡觉。这令他觉得光阴虚掷。一个冬夜,雪下得特别大,白茫茫一片。半夜时分,寒冷令孙康从睡梦惊醒,但他却发现窗外似乎有一些光亮。原来那是雪映射出微光。于是他倦意顿消,翻身起来,取出书卷,来到院子里借着那雪映出光如饥似渴读书。正是凭着这样学习的精神,使得他的学识突飞猛进,最后他也入朝为官,成为一个学富五车的一代名士。
24、大度难容容天下难容之士,慈颜常笑笑世上可笑之人。——朱元璋
25、当以读书通世事。——倪元璐
26、李密挂角
27、解释:大功告成,便穷奢极侈,岂不知逸乐从来都是与灾祸相伴随的。
28、了解一页书,胜于匆促地阅读一卷书。——麦考利
29、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斩断是非根。——朱元璋
30、前苏联伟大的作家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它的意思是说:读书是非常重要的。我喜欢这句名言,因为它让我深深地爱上了读书。
31、名人读书:李白的故事
32、于是也就有了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样的谚语。
33、雪压枝头低,虽低不着泥;一朝红日出,依旧与天齐。——朱元璋
34、后来,“开卷有益”就成为鼓励人们刻苦读书的至理名言.
35、后来,二零零六年的高考结束,爸爸问我:“你知道今年考大学的作文是什么?”我回答说:“不知道”爸爸告诉我:“是乌鸦老鹰的故事,根据故事自拟作文题。”接着,爸爸给我讲这个故事,爸爸还没有讲完,我就说:“最后牧羊人把乌鸦抓住了”。爸爸吃了一惊,问我:“你是怎么知道的?”我说:“我早就看过,是乌鸦不自量力”。我一边说一边去取书,给爸爸看。爸爸看了拍拍我的肩膀连连称赞,说我爱读书,将来一定能成才。从那以后,我更爱看书了。看书多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作文水平都有了明显地提高,这使我尝到了读书的甜头,体会到了读书的乐趣。
36、宋太宗赵胤义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曾召集文人学者编写了卷帙浩繁的百科全书《太平御览》。该书编成后,尽管国事繁忙,宋太宗还是坚持每天阅览三卷。有时因事耽误了,他还要在闲暇时再补上。
37、但是在一次与吕蒙的交谈之后,鲁肃对于吕蒙的学问也是不由得惊叹起来了。
38、在清代学者金缨编著的《格言联璧》中的“持躬”章节里,也阐明了“俭”与“侈”对一个人修身养性的影响:“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节俭就会有节制,有节制则百善都会兴起;奢侈就会放肆,放肆则百恶都会跟从。
39、我们的历史文化有五千年之久,也是一个文化古国,而且我们也是深受儒家文化的思想熏陶,所以向来我们对于学习,对于教育都是非常重视的,而在历史之上也就有许多劝学的故事。
40、欧阳修:“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41、贤才不备,不足以为治。——朱元璋
42、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43、出处:先秦·孟子《孟子·告子下》
44、女婿回来后,对岳父的俭朴之风与仁爱之心大为感动,便将此诗作为家训,于书房悬挂。
45、顶天立地,是要用胯下之辱来换的。——朱元璋
46、勤学,就是要下苦功夫,才能得真学问。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47、孙权就说道你忙难道还有我忙吗?
48、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49、所以也正是因为有这些劝学的故事,所以做为我们这样的现代人来说,就更加应该的认真学习。
50、有人认为他实在太辛苦了,他说:“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
51、金玉非宝,节俭乃宝。——朱元璋
52、在三国时代,虽然是一个战乱的时代,但是却同样有一个劝学的故事,那就是三国东吴吕蒙的故事,吕蒙做为三国时期的一员名将,而且是一员战将,而且是东吴最为知名的大将之一,而孙权对于这位将领也是非常的关心,在一次就非常关心吕蒙这位大将的学习问题。
53、魏绛:“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54、而东吴的大都督鲁肃是一位非常有学问的人,平时也很是瞧不起这位只知军务的,言谈粗鲁的吕蒙。
55、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朱元璋
5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7、周文王:“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58、记得在我小学三年级的暑假里,爸爸从书店给我买回来一大堆书,有《白雪公主》、《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三百六十五夜故事》……让我在暑假期间看。没想到,我随意拿了一本《三百六十五夜故事》一看,我就被书中的动人故事迷住了,其中:一只老鹰抓了一只羊,被一只乌鸦看到了,乌鸦想学老鹰抓羊,由于能力不够,结果被牧羊人抓到了,我觉得乌鸦可笑又可爱,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59、首先来说就不得不说我们儒家文化的继承者与发扬光大的哲学家孟子,大家也都知道孟母三迁的故事,孟母也是为了让孟子成为一个博学有学问的人,对这个世界有用的人,曾经三迁自己的房子,就是为了让孟子找到一个合适的学习环境。
60、在汉代就有一个叫做凿壁借光的故事,小时候匡衡是非常穷的,夜晚是点不起灯火的,而隔壁却是一个富人,并且有灯火,所以小时候的匡衡就通过凿壁借光来学习,而匡衡也是在后来成为了汉朝最伟大的文学家。
61、孙康映雪
62、智者,以静制动,后发制人。——朱元璋
63、大度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世上可笑之人。——朱元璋
64、出处:北宋·王安石《金陵怀古四首其一》
65、隋朝李密,少年时候被派在隋炀帝的宫廷里当侍卫。他生性灵活,在值班的时候,左顾右盼,被隋炀帝发现了,认为这孩子不大老实,就免了他的差使。李密并不懊丧,回家以后,发愤读书,决定做个有学问的人。有一回,李密骑了一头牛,出门看朋友。在路上,他把《汉书》挂在牛角上,抓紧时间读书。此事被传为佳话。
66、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朱元璋
67、理学家朱熹历仕四朝却一生淡泊名利,安守清贫。一次,他去看望女儿女婿,未料女婿不在家,女儿留他吃午饭。因家中贫困,女儿只端出几碗大麦饭和一碗葱汤,对父亲很是愧疚。朱熹却不以为意,开开心心地吃了,并告诉女儿俭朴度日本是我们的良好家风,对于饮食,不要计较多少和好坏。
68、凡读无益之书,皆是玩物丧志。——王豫
69、古代大学者凌曙,小时候他家里非常穷,没钱上学。后来,他勤俭节约,省下了一笔钱买了很多书回来学习,最终成为一名大学者。宋代儒学集大成者、理学家朱熹讲过一个故事:福州有一个叫陈正义的人,反应十分迟钝,每次读书只能读50个字,一篇短小的文章也要读上一二百遍才能变得熟练。但他不懒不怠,勤学苦练,别人读一遍,他就读九遍十遍,天长日久,学问与日俱增,后来他无书不读,成了博学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