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关于修身的名言警句简短【81句】

时间:2024-12-01 00:11:12 优美文案

关于修身的名言警句简短

1、一日读书一日功,一日不读十日空。

2、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3、君子之修身也,内正其身,外正其容。

4、原文:百尺竿头立不难,一勤天下无难事。——清·钱德苍《解人颐·勤懒歌》

5、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7、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8、释义:“腹有诗书气自华”为传世名句,一个“自”字,强调了高雅不凡的气质源于书香熏染。“气”不仅指读书带给人的儒雅之气,更是指在面对人生失意和窘迫时所表现出的豁达态度。读书不仅可以长知识,还可以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使人气质高雅。

9、古人的修身之道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10、这句有名的格言,和西周周公平定东方叛乱后,由周成王发令将殷商遗民交给康叔管理的《康诰》中的“作新民”,即振作精神,使商朝遗民改过自新,成为新民,以及《诗经·大雅·文王》中的“周虽旧邦,其命惟新”,即周虽是一个古老的邦国,但文王能够秉承上天之所命,革新进取,共同奠定了中华民族不断创新的文化基因。所以《大学》里说,“君子无所不用其极”,即对于创新、“日新”、“惟新”,君子无不用尽全力不断奋斗。

11、原文: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论语·子路》

12、宽厚者,毋使人有所恃;精明者,不使人无所容。

13、腹有诗书气自华

14、赤子之心

15、平静如水,正直如绳。

16、释义:只要勤奋,天下就没有难做的事情,即使百尺竿头也能昂然挺立。“百尺竿头”,佛教比喻道行修养的极高境界,也作“百丈竿头”。

17、欲无度者,其心无度

18、原文: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宋·苏轼《和董传留别》

19、廉而洁,一身正气;勤而俭,两袖清风。

20、能容小人,是大人;能培薄德,是厚德。

21、感悟:王阳明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面对“心中贼”,面对纷繁复杂的欲望,如果不对这些非分的欲望加以节制、而任由其泛滥,后果将会不堪设想。只有不断地砥砺自我和淬炼心性,控制和约束自己心中负面的欲望,才能够明心见性、扫荡心中之贼、提升人生境界,才能成就大丈夫不世之功。

22、与人为善

23、)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孔丘

24、感悟:言语诚实忠信,行为笃敬坚守,是最基本的道德操守。如果一个人说话不算数,做事不一贯,就很难立身处世,很难成就大事。诚实无欺,有始有终,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25、当仁,不让于师。——《论语》

26、原文:事随心,心随欲。欲无度者,其心无度。心无度者,则其所为不可知矣。——《吕氏春秋·观表》

27、不日新者必日退

28、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29、最可怕的是骄傲,最可恶的是虚伪,最可悲的是懒惰,最可恨的是妒忌,宽容是一种胸怀,宽容是一种修养,宽容是一种美德,宽容是一种力量,有理想才有追求,有纪律才有约束,有知识才有本领,有道德才有爱心。

30、为此,人要加强素养,保持一颗赤诚纯真的心灵,避免“人化于物”。所以《老子》说“能婴儿乎”,保持一颗“赤子之心”是具有较高修养的表现。所以《老子》又说“含德之厚,比于赤子”,“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认为道德修养深厚的人,就像婴孩一样柔韧醇厚,只有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才能回归至纯至诚的婴儿状态。

关于修身的名言警句简短

31、释义:商朝建立者商汤在天天对之盥洗的盥洗盆上,刻上“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铭文警示自己。“苟日新”,意即如每天能洗干净自己身上的污垢,那就应当天天清洗。此句以沐浴自新,比喻道德日进。“日日新,又日新”,谓精诚其意,修德无已。合在一起就是说:诚然如果有一天能够获得新的进步,就要一天一天都有新的进步,还要再继续天天有新的进步。

3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33、感悟:“赤子”一词出现很早,最初比喻民众或百姓,也用来形容人心地善良、纯洁,人生之初,本来纯真而纯粹,所以《礼记·乐记》说:“人生而静,天之性也。”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人慢慢被外物所化,即在外部世界的影响下产生了好恶之心。这种“好”或者“恶”如果不加以节制,就会“灭天理而穷人欲”。

34、释义:大人,原指统治者,后来借指品德高尚的人或伟人;赤子,是初生的婴儿。孟子认为,品德高尚、具有人生境界的人,就是还保持着如婴孩般心灵的人。

35、感悟:把言和行(知和行)联系起来考察,作为一个人的修养品德,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重要内容之一。荀子曾说:“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任其用,除其妖。”所谓“国宝”“国器”“国用”“国妖”,就是按言与行是否一致分出的等次;最好的“国宝”是说到做到,而“国妖”则言行相悖,说一套,做一套。

36、有真才者,必不矜才;有实学者,必不夸学。

37、口言之,身必行之

38、)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39、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桓宽《盐铁论·地广》

40、感悟:注重修心养性,让欲望有限度,才能做人有底线、做事有分寸。

41、为官以廉为先,从政以勤为本。

42、修身,践言,谓之善行。行修,言道,礼之质也。

43、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列传》

44、释义:子贡请教孔子: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作“士”?孔子认为要行己有耻,是非观念明确,还要不辱君命,有做事能力。子贡又问:次一等的要求呢?孔子则强调必须知孝悌。子贡接着问:那么再次一等的要求呢?孔子回答:“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孔子认为,说话一定真心诚意,做事一定坚持到底,这是一般人也应该做到的,但也可以算是士了。

45、释义:子路,别人把他的错误指给他,他便高兴。禹听到善言,就给人敬礼。伟大的舜更是了不得,他对于行善,没有别人和自己的区分,抛弃自己的不是,接受人家的是,非常快乐地吸取别人优点来从事善行。自他种庄稼、做瓦器、做渔夫一直到做天子,没有一处优点不是从别人那里吸取来的。吸取别人的优点来行善,这就是偕同别人一道行善,所以,君子最高的德行就是偕同别人一道行善。

46、释义:事从心出,心随欲来。欲望没有限度的人,心也是没有限度的。一旦人的心没有限度,那么他的所作所为也就难以预料了。

47、言必信,行必果

48、小人治理自己的形为,君子修养自己的身心。

49、一勤天下无难事

50、释义:天下最难把持的是人的内心,而天下最容易受到沾染的是人的欲望。

51、为人者,皆有欲望。但必须分清楚可得之欲与不可得之欲。积极合理的欲求,比如求知欲、成长欲、事业欲等,是人生进取之基、成功之梯、动力之源,而贪婪非分的欲望,则使人私心膨胀、道德沦丧、人格缺失。《庄子·逍遥游》中有言:“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在欲望面前保持戒惧、知足知止,才能心清如水、正道直行。

52、)对于事实问题的健全的判断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础。——夸美纽斯

53、原文:“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礼记·大学》

54、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55、心慎杂欲,则有余灵;目慎杂观,则有余明。

56、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一日不学则心坠一时不敬则心放。

57、养生在动,养心在静;知足常乐,无求常安。

58、原文: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进而不退者。——宋·程颢、程颐《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

59、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60、)凡是有良好教养的人有一禁诫:勿发脾气。——爱默生

关于修身的名言警句简短

61、释义:告子认为自己有能力治理国家,墨子告诉他:“从政之人,嘴巴上说的,行动一定要做到。现在你口能称道而自身却不能实行,这是你自身的矛盾。你连自己都管不好,哪里能治理国家呢?”

62、感悟:“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说明了进取的重要性。学习者的求学初心和用心程度,决定其进步抑或落后,创新抑或保守,正如清人张伯行所说:“君子之为学也,必刻励其功,濯旧见以来新机,使其所得有日新之益……若不日新,便是心有间断,私欲相乘,非昏则倦,日退必矣。未有半上落下,能站得住,不进而不退者。”

63、)凡建立功业,以立品为始基。从来有学问而能担当大事业者,无不先从品行上立定脚跟。——徐世昌

64、天下之难持者莫如心

65、原文: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于人者。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公孙丑上》

66、感悟:饱读诗书,不仅让人学有所成,更让人气质才华自然横溢,高雅光彩。曾国藩对儿子曾纪泽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北宋诗人黄庭坚则从反面加以论说:“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英国哲学家培根这样阐述读书与人的性格气质的关系:“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67、释义:君子学习一定要日新,日新就是每一天都要有进步。君子学习做不到日新,就是用心不够,有私心、懒惰之心。学习不用心、不精纯,必然退步。

68、廉不言贫,勤不言苦。

69、以自控调节情绪,以豁达克服猜忌,以放松缓解紧张,以宁静消除烦燥。

70、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荀子·修身》

71、原文:政者,口言之,身必行之。今子口言之,而身不行,是子之身乱也。子不能治子之身,恶能治国政?——《墨子》

72、感悟:万事万物能长久不衰者,无不是持续去秽纳新者。修身修心也是终生不辍、持续永恒的。只有如此,人才能向善向上,不断前行。

73、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赐萧瑀》

74、原文:天下之难持者莫如心,天下之易染者莫如欲。——宋·朱熹《四书或问》。

75、骥走崖边须勒缰,人至官位要缚心。

76、感悟:与人为善,善与人同。广泛地向别人学习,吸取所有的善,集合到自己身上,以此为快乐,这样主动积极的乐善精神也会自然而然地不断鼓舞自己和别人。

77、道之精微,莫如性命。性命之修炼,莫如归一。

78、语言间尽可积德,妻子间亦是修身。

79、原文: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离娄下》

80、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李咸用《送人》

81、感悟:凡事,勤则易,惰则难,任何成功,都是勤奋的根茎上长出来的甜果。曾国藩曾说“古之成大业者,多自克勤小物而来。百尺之栋,基于平地;千丈之帛,一尺一寸之所积也;万石之钟,一铢一两之所累也。”不论是修身自律,还是齐家治国,“勤”字都是不二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