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的名言警句小葱拌豆腐
1、歇后语: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小葱的颜色是一半白一半青,而豆腐是白色的,因此说成一青二白,青采用谐音清,变组成了成语一清二白。谐音歇后语也是最常用的手法之一。这句歇后语多用来比喻十分清白或心里非常清楚。
2、外甥打灯笼——照旧(舅),这个歇后语的出处跟朱元璋有关:朱元璋和姐夫比武,不小心打伤了姐夫,姐天临死前让儿子照着灯笼给朱元璋照亮最后再给他看一次面相,说朱元璋有帝王之相,请术朱元璋将来当了皇帝能给外甥封个官,后来朱元璋登基后,果然兑现承诺,仍让外甥挑起灯笼,并封外甥为十王千岁。
3、【出处】茅盾《劫后拾遗》四:“你还不相信我吗?我在这里混了这半年,素来一清二白。”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七:“我姓韩的桥是桥,路是路,一清二白的,怕谁来歪我不成。”
4、猪八戒拍照---里外不是人,或自找难看(堪),或自我欣赏。
5、歇后语是:1、小葱拌豆腐---一(青)清二白。
6、【解释】比喻十分清白。亦比喻非常清楚。
7、【英译】beperfectlyspotless
8、事情很明了时用这句歇后语。
9、【反义词】一团漆黑、一塌糊涂、雾里看花
10、【近义词】一尘不染、一清二楚、黑白分明
11、歇后语是汉语语汇里为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12、类似于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的歇后语有:
13、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14、老太婆打哈欠——一望无涯(牙);
15、扩展资料
16、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17、孙悟空的脸——说变就变
18、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
19、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20、白骨精装新娘——妖里妖气。
21、【结构】联合式。
22、小葱拌豆腐一青(清)二白2.八月的核桃挤满了仁(人)3.老太婆打哈欠一望无牙(涯)4.咸菜烧豆腐有盐(言)在先5.外甥打灯笼照舅(旧)6.和尚撑伞无发(法)无天7.孔夫子搬家尽是书(输)
23、外甥打灯笼---照舅(旧)。
24、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25、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语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
26、小鬼门前告阎王——找错了衙门。
27、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28、小葱拌豆腐的谐音是字谜一清二白,用于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小葱拌豆腐是很普通的一道家常菜,但是喜欢吃的人却非常多,小葱拌豆腐讲究“一清二白”,“一清”谐音“一青”。其实指的是葱的颜色,而“二白”指的则是豆腐,除此之外,不需要再添加其它的食材,只用这两种常见的食材,就可以做出老少皆宜的美味!
29、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30、汉文明源远流长。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汉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
一年级的名言警句小葱拌豆腐
31、阎王老子做木匠——鬼斧神工。
32、一二三五六---没事(4)。
33、【用法】用作褒义。可用于人或事。一般作谓语、定语、补语。
34、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35、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36、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小葱是绿色的,豆腐是白色的,所以是一青(清)二白;
37、咸菜烧豆腐---有盐(言)在先。
38、八月的核桃---挤满了仁(人)。
39、一清二白
40、【辨形】清;不能写作“青”。
41、谐音歇后语是最常用的手法之一。这句歇后语的意思:多用来比喻十分清白或心里非常清楚。
42、小葱拌豆腐的下一句是一清二白。
43、【例句】这件事情比一袋烟的损失重要得多;她不能不弄个~。
44、老太婆打哈欠---一望无牙(涯)。
45、yīqīngèrbái
46、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
47、这是一句含谐音的歇后语,“清”是“青”(葱是青色)的谐音,是引申过来的。小葱的颜色是一半白一半青,而豆腐是白色的,因此说成“一青二白”,本意是说葱是青色的,豆腐是白色的。比喻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也指非常清白。
48、小葱拌豆腐的歇后语是一清二白。
49、八月的核桃——满人(仁),八月正是核桃成熟的季节,核桃个个饱满;
50、菩萨的长虫——佛口蛇心。
51、小葱拌豆腐——一青(清)二白,是一句歇后语。
52、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53、意思:看得清,弄得明。
54、解释:葱是绿的,也可以说的青色的,豆腐是白色的。所以这道菜有两个主要颜色:一是青色的,二是白色的,所以是一青二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