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的名言警句
1、扩展资料:
2、此外,现代社会中也有许多人关注社会问题和公益事业,积极参与并发声,如钟南山院士、马云等,他们也是忧国忧民的表现。
3、《病起书怀》为宋代诗人陆游被免官后于淳熙三(1176年)四月在成都所作的诗作。这首诗从衰病起笔,以挑灯夜读《出师表》结束,所表现的是百折不挠的精神和永不磨灭的意志。其中“位卑”句不但使诗歌思想生辉,而且令这首七律警策精粹、灵光独具,艺术境界拔人一筹。全诗表达了诗人的爱国情怀以及忧国忧民之心。
4、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客江干。
5、善守其位。在其位谋其政,要用敬业之心守住这个位置。这叫一行干一行、干一行专一行、专一行精一行,保持“安徐正静”的心境。这是一种敬业的品质。
6、病起书怀
7、苟利社稷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8、《示儿》
9、八月里秋深,狂风怒号,狂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缠绕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池塘和洼地里。
10、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诉衷情(陆游)
11、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陆游
12、生无一锥土,常有四海心。
13、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
14、宋-李清照《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15、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6、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开颜欢笑!安稳得像是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到那时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风所吹破,我自己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
17、宋-李清照
18、匹夫之责,是一种“守其位”的责任
19、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0、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1、子路说:“卫国的国君等待你处理政事,你将准备先做什么呢?”孔子说:“那一定是要纠正名分吧!”子路说:“您的迂腐竟然到了这种地步吗?这个名怎么去正呢?”孔子说:“真粗野呀,仲由!君子对于他所不知道的,一般要采取保留的态度(不要乱说)。名分不正,说话就不能顺理成章;说话不能顺理成章,事情就做不成;做不成事情,国家的礼乐制度就兴盛不起来;礼乐制度不能兴盛,刑罚也就不能得当;刑罚不得当,百姓就会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因此君子使用一个概念,就一定要能说得清楚,说出来了必定要行得通。君子对自己所说的话,没有一点凑合、苟且罢了。”
22、这是孔子关于治国与修身的著名论述,其中“名不正言不顺”一句常被人们引用。正名,就是一个国家、一个事业,光明正大的理念要讲清楚。爱国的大道,厚德的胸怀,一定要讲清楚。
23、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24、袁世凯:我之所以担心中国在外被列强欺凌,在内受不平等的对待,就是因为我看到了百姓的疾苦。
25、人生富贵驹过隙,唯有荣名寿金石。
26、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27、<游山西村>
28、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29、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30、“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最早出自顾炎武的《日知录·正始》中:“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顾炎武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广泛接触名士大儒,讲学论道,以天下为己任。认为社会的道德风气败坏,就是亡天下,为了保天下不亡,每一个普通人,都应该负起责任。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的危难关头,喊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名言。
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的名言警句
31、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32、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33、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34、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35、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36、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37、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38、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论语·子路》
39、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金错刀行》陆游
40、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41、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
42、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43、《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
44、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像墨一样黑,深秋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下来了。布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孩子睡觉姿势不好,把被子蹬破了。一下雨屋顶漏水,屋内没有一点儿干燥的地方,房顶的雨水像麻线一样不停地往下漏。自从安史之乱之后,我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
45、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46、《过零丁洋》
47、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金错刀行》陆游
48、孔子: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49、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50、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51、死去无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示儿(陆游)
52、韩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53、《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54、宋-文天祥
55、宋-文天祥《过零丁洋》: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56、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是诗人的绝笔。此诗传达出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表现了诗人一生的心愿,倾注了诗人满腔的悲慨,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
57、<卜算子·咏梅>
58、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59、官多则乱,将多则乱。
60、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的名言警句
61、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替国家防卫边疆。夜将尽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
62、、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关山月》陆游
63、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有无数普通人通过自己微小的力量做出对社会的贡献,这都是忧国忧民的实际行动。
64、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65、宋-陆游
66、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67、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关山月》陆游
68、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抢东西,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我嘴唇干燥也喝止不住,回来后拄着拐杖,独自叹息。
69、生无一锥土,常有四海心。
70、唐-杜甫
71、因此,忧国忧民的思想值得我们重视和传承,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所居住的国家和社会做出自己的努力。
72、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7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去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算是古人忧国忧民比较有名的言论了,把一个人关心国家大事和人民生活的心理刻画得非常细致入微。
74、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75、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
76、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书愤(陆游)
77、有很多历史上著名的忧国忧民的名言,以下是其中一些:
78、用雨寄托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的诗句有:
79、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80、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8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82、存在因为许多历史名人都曾发表过忧国忧民的名言,如韩愈的“欲治其国,先齐其家”、文天祥的“为国捐躯,死而无憾”等等,这些名言都表达了他们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和责任感。
83、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84、不知是谁在窗前种下的芭蕉树,一片浓阴,遮盖了整个院落。叶片和不断伸展的叶心相互依恋,一张张,一面面,遮蔽了庭院。满怀愁情,无法入睡,偏偏又在三更时分下起了雨,点点滴滴,响个不停。雨声淅沥,不停敲打着我的心扉。我听不惯,于是披衣起床。
85、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
86、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87、“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陆游《陇头水》)
8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89、礼义廉耻,是谓四维。
90、出世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陆游
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的名言警句
91、全诗语言不假雕饰,直抒胸臆。诗中所蕴涵和积蓄的情感是极其深厚、强烈的,但却出之以极其朴素、平淡的语言,从而自然得达到真切动人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