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忧国忧民的名言警句
1、但令身未死,随力报乾坤。——文天祥
2、不失优先,不忘危急。警惕常常是好事,警戒常常是保障;
3、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白话译文: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以后才快乐。
5、事情能够发生,就一定会发生,做好应对准备是必要的;
6、好民之好,恶民之恶。
7、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8、得众得国、失众失国。
9、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10、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白话译文: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忧虑;不在朝廷做官而处在僻远的江湖中间就为国君忧虑。
11、报国之心,死而后已。——苏轼
1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3、在平静的日子里,要时时警惕危险;
14、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
15、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屈原
16、南宋爱国主义诗人陆游:示儿
17、忧国者不顾其身,爱民者不罔其上。——林逋
1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9、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
20、忧国忧民,切勿自暴自弃;
21、忧患意识非常重要。
22、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军行七首·其四》唐代边塞大诗人王昌龄白话译文:身经百战,黄沙穿破了铁甲,不攻破楼兰城坚决不回家。
23、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提前警觉,事半功倍。
24、言信乎群臣,泽施乎百姓。
25、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
26、在孔子看来,伦理道德是家庭和社会得以维系、安定和发展的根本,是每个人都必须遵守的规范,君、臣、父、子的封建纲常要严格维护。如齐景公向孔子问政时,他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也就是说要搞好统治,首先就得摆正统治秩序,每个人都应该按照自己所在等级的道德行为规范去做事,才能天下太平、百姓安乐、长治久安。在这里他把君臣之间的伦理规范又放在了父子之上,由小家庭及大社会规定了整个社会的道德规范。对于一切胆敢违背统治秩序,君臣伦理规范的行径,孔子都会给予猛烈的抨击。如季氏是大夫的级别却擅用天子的礼乐,“八佾舞于庭”,孔子就认为“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表现出极大的愤慨。对仲孙、叔孙、季孙祭祀祖先完毕,擅用天子之礼,唱着《雍》这篇诗来撤除祭品时,也提出了强烈的抗议:“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论语.八佾》),并发出了“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的感慨。
27、民鲜久矣。
28、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29、因为它可以提醒我们注意到潜在的问题和风险,避免出现大的错误。
30、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关于忧国忧民的名言警句
31、天下大事,需忧患意识在先;
32、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33、一身忧国心,千古敢言气。——楼钥
34、逆境中看到的不仅是困难,更要看到机遇;
35、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36、专利国家,不为身谋。——司马光
37、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8、""觚不觚,觚哉?
39、觚哉?""中庸之为德也,甚至矣乎!
40、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4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乐乎?”
42、意识到潜在危机,始有危机意识;
43、“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4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
45、″"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苗而不秀者有矣夫!
4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47、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贾谊
48、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社会失范,人欲横流。孔子深深地感受到了社会的危机,与弟子们一起研究救世良方,终于在借鉴西周周公思想的基础上创建了以“仁”为核心,包括“仁、义、礼、知、信”等在内的一整套封建伦理道德,并且一生都在为维护、宣传及实践这套伦理道德而努力。
49、“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50、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51、谁是中州豪杰,借我五湖舟楫,去作钓鱼翁。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
52、""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知德者鲜矣!"″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已矣,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矣。""吾犹及史之阙文,有马者借人乘之。今无矣夫。""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而在萧墙之内也。″
53、我觉得忧国忧民的名言以古诗词来表达更具意境,比如范中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龚自珍的九州风气持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等等,无不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54、鱼和熊掌不可得兼。
55、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白话译文: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开颜欢笑,房子在风雨中也不为所动,安稳得像是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到那时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风所吹破,我自己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
56、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57、随时保持危机感,随时准备应对风雨;
5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59、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日知录·正始》明末清初顾炎武白话译文:国家之事的兴亡,保护国家不致而被倾覆,是帝王将相文武大臣的职责,与普通百姓无关;而天下大事的兴盛、灭亡,因此,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60、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关于忧国忧民的名言警句
61、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出自《孟子·尽心上》。
62、不忧患,祸至门前;
63、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64、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预防胜于治疗;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等,这些名言警句都体现了忧患意识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