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调以史为鉴的名言警句
1、上述话是这样翻译的:“一个人用铜当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历史当镜子,可以知道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当镜子,可以发现自己的对错。魏征一死,我就少了一面好镜子啊。”
2、就在我以为一切都没有改变只要我高兴就可以重新扎入你的怀抱一辈子不出来的时候,其实一切都已经沧海桑田了,我像是躲在一壳里长眠的鹦鹉螺,等我探出头打量这个世界的时候,我原先居住的大海已经成为高不可攀的山脉,而我是一块僵死在山崖上的化石。
3、灭人之枋,败人之纲纪,必先去其史;
4、言行不一而欺上瞒下,罪大恶极!
5、“鉴往知来”出自:《诗经·大雅·荡》:“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鉴:审察或引为教训;往:过去;来:未来。意思是根据以往的情形便知道以后怎样发生变化。
6、一个不懂自己生前历史的人永远是个孩子!(西蒙)
7、欲灭其国,必去其史!
8、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9、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历史不仅是书上的浅浅几笔,它更是漫漫时间里历经千年繁华,万年平淡后待品的佳酿。打开是往事芬芳,浅酌是世间百态,回味是真实沧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可以悟成败。吾辈新青年,要以史明志,为立下鸿鹄之志,为国争做奋斗之者,学四史,伴祖国,共成长。
10、历史是一面镜子,也是一本深刻的教科书。(廖沫沙)
11、出自《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一一零·列传第二十二魏徵》。
12、“以史为鉴”的典故出自《旧唐书·魏徵传》中的“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其含义是用铜当镜子,可以检查衣冠是否整齐;用人当镜子,可以检查自己的优缺得失;用历史当镜子,可以知道国家兴亡的原因。这段话出自唐太宗李世民与大臣魏徵的故事。
13、李世民: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借历史上的成败得失作为鉴戒
14、前事不忘,后世之师。
15、这句话出自中国古代的经典文献《左传》。《左传》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史书,记载了鲁国和周边诸侯国的历史事件和政治变迁。其中的这句名言是作者对于反思自身和学习历史的重要性的总结和提醒。这句话通过铜镜和古代历史的比喻,强调了通过反思和学习历史可以使人更加完善和进步,避免重蹈覆辙。
16、但不管是成功也好失败也罢,我们尝试了很多,也在历史中得到了丰富的历史借鉴,古人记录下我们文明中一切对错,只为身为后辈的我们知晓,希望我们不要再犯下他们所犯的错误,这就是我们先祖的伟大!
17、行商一世而奸猾无心,害人害己。
18、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9、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
20、学改革开放史,感改革春风吹满地,晓伟人画圈诚为国。“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提出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口号,带领中国人民一步步走向富强之路。四十多年弹指一挥间,看城市间的高楼大厦如群星般崛起,天路如世界屋脊上的巨龙盘旋延展,轨道上的高铁似长虹般横贯。改革开放仍在继续,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吾辈亦能光耀中华。
21、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的时节,"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双休日,伴着柔和的春风,欢快的歌声,一个个风筝飞上了天,蝴蝶,蜻蜓,蜈蚣相互斗艳。五彩的风筝带着儿时的梦想,美好的心愿,在蓝天翱翔。
22、不明事理而逆道而行,伤人伤己。
23、唐太宗。
24、处事为人而行事胆怯,资恶辱己。
25、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灭人之枋,败人之纲纪,必先去其史;绝人之材,湮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夷人之祖宗,必先去其史。龚自珍
26、历史睡了,时间醒着;世界睡了,你们醒着~洛夫
27、历史亦是能映照人心,通过事件的成功与失败,人性的光明与黑暗,来影响我们为人处世之法。
28、这句话是唐太宗李世民所说,出自《旧唐书·魏徵传》,原句为:
29、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30、我们怀念过去,是因为过去的时光里,包容了很多我们已经失去的东西,有些一旦遗失,就再也无从寻找。过去是回不去了,但我们可以从现在开始,书写一个全然不同的结局。失去童年,可以保留童心;青春远去,那就焕发精神;爱情枯萎,还须以爱待人;事业不逮,力求保持做人做事的完美心态。
强调以史为鉴的名言警句
31、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国从重速度到重质量,从重发展到重和谐,共和国在不断探索中走出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在开拓这条路的过程中,无论是博采众长还是锐意创新,历史,始终是指引我们前进的明灯,我们学习四史知识,伴祖国共成长。
32、太宗谓梁公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尝宝此三镜,用防己过。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
33、透过历史,我们懂得了前行的方向,前方是深渊还是光明大道,通过历史这面镜子,我们反射过去而谨慎应对未来。
34、如果不忘记许多,人生无法再继续。——巴尔扎克2.人们因为能忘却,所以自己能渐渐的脱离了受过的苦痛,也因为能忘却,...
35、历史是一面镜子。就想唐太宗说的:"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36、史者,所以明天下之道也。(刘子玄)
37、唐太宗很难过,他流着眼泪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38、绝人之材,湮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
3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40、历史好比一艘船,装载着现代人的记忆驶往未来~[英]史蒂芬·斯宾得
41、学社会主义发展史,通国家发展态势,担时代青年大任。马列主义传入中国,开启时代新篇章;“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积攒着每一代伟人的智慧与壮举;从思想到今天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都汇聚着每一代人的努力航向。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要知晓其发展历程,肩负社会主义发展重任。
42、这句话出自李世民:"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这段话来自于唐太宗李世民与大臣魏征的故事。唐初,其大臣魏征,能很直率向唐太宗提意见,经常在朝廷上直抒己见,唐太宗也因为能听取正确意见,所以在他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唐朝出现了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局面。魏征病死后,唐太宗痛哭失声,非常悲伤,下令为魏征立碑,亲自撰写碑文并亲笔书写。太宗时常想念魏征,感叹地对群臣说:"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43、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
44、原文: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朕尝保此三鉴,内防己过。今魏徵逝,一鉴亡矣。
45、夷人之祖宗,必先去其史。龚自珍
46、太宗对梁公说:“用铜当作镜子,可以使衣帽穿戴得端正;用历史当作镜子,可以知道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当作镜子,可以发现自己的对错。我把这三种镜子当作宝贝,用来防止自己犯错。现在魏徵去世了,我就少了一面好镜子啊。”
4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48、学新中国史,知先烈勇往直前,明义士挥斥方遒。新中国成立至今,七十载有余,看盛世景,海晏河清。遥想国之过往,烽烟云起,众人惶惶。“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多少英雄前仆后继不死不休,苦苦寻找救亡存的道路,他们的鲜血染红了大江大河。开国大典,观国之新生,国人激昂澎湃,世界叹为观止。吾辈有幸,生于盛世之年,免困厄穷境,远积弱不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还靠吾辈青年。我们通读新中国史,更好地筑梦新时代,圆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49、这是唐太宗说的: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人为镜,可知得失;以史为鉴,可知往来。
50、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51、先人们为我们留下了为人处世之道,为我们留下了他们的经验,让我们有了借鉴,让我们有了判断的能力。
52、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列宁)
53、日日行,不怕千;常常在,不怕千万事。
54、.关于学习历史的目的的名言名句
55、这句话是唐代的丞相魏征说的
56、学习史,观英雄壮志凌云,览少年意气风发。忆往昔峥嵘岁月,李大钊高扬旗帜,无惧强敌;五四运动激荡,喊出了无数华人之声,万千青年学子,不畏强权。时局动荡,民族危亡,无数仁人志士做出了前所未有,开天辟地之决定——引入共产主义思想,成立中国,为中华民族送去一剂良方。一路走来,始终为人民谋利益,为祖国谋复兴,中国作为引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坚强领导核心,早已在人们心中熠熠生辉。学习史,坚持的领导,积极地拥护,是每个人的责任。
57、历史就在每一个人的生活中~[英]莎士比亚
58、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一石为鉴,可以直行梯出自宋欧阳辞新唐书卷一原文为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鉴,可以执行梯人为镜,可以明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