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诚信的名言警句成语故事典型事例
1、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2、平原君回到赵国后感慨地说:“毛先生一至楚,而使楚重于九鼎大吕。”(九鼎大吕:钟名,与鼎同为古代国家的宝器。)
3、欺人只能一时,而诚信都是长久之策。——约翰·雷
4、“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句谚语就是从上面的故事演变而来的。人们常用来说明只要专心致志,肯下苦功夫,就能达到目的;有时也用来比喻诚心待人,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5、名言有:
6、以赤诚相待:赤诚:极真诚、忠诚。以至诚之心待人。
7、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
8、诚信的成语典故(二)立木为信
9、【名言警句】
10、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一言九鼎,真心实意、诚心正意、货真价实、诚心诚意、一言为定、驷马难追、表里如一、抱柱之信、言行一致、真心诚意、开心见诚、言信行果、光明磊落、心口如一、襟怀坦白、诚心实意、开诚布公、言而有信、拾金不昧、童叟无欺、言必信,行必果、取信于民
11、民无信不立。——孔子、
12、经过千幸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群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
13、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荀况
14、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15、诚召天下客,誉从信中
16、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17、曾子的妻子到市场上去,她的儿子要跟着一起去,一边走,一边哭。妈妈对他说:“你回去,等我回来以后,杀猪给你吃。”妻子从市场回来了,曾子要捉猪来杀,他的妻子拦住他说:“那不过是跟小孩子说着玩的。”曾子说:“决不可以跟小孩子说着玩。小孩本来不懂事,要照父母的样子学,听父母的教导。现在你骗他,就是教孩子骗人。做妈妈的骗孩子,孩子不相信妈妈的话,那是不可能把孩子教好的。”曾子于是把猪给杀了。
18、诚信的成语典故(四)一言九鼎
19、虚假的坦白实在是一个可怕的事情。——巴尔扎克
20、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要自己诚信。——莎士比亚
21、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22、一诺千金
23、诚至金开
24、一言之美,贵于千金。——葛洪
25、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成语“退避三舍”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
26、成语“一言九鼎”由这个故事而来,形容一句话能起到重大作用。
27、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资治通鉴》
28、帮人要帮心,帮心要知心,知心要诚心。
29、资治通鉴: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来。
30、言而有信一言九鼎诚至金开
关于诚信的名言警句成语故事典型事例
31、一言为定金口玉言驷马难追
32、能找到尽量多的关于诚信的成语和诗句或是谚语等,越多越好,
33、【立木为信】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
34、【成语】
35、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36、言信行果光明正大犬马之诚信守不渝徙木立信心如尾生闲邪存诚诚实可靠
37、闲邪存诚
38、徒木立信
39、商鞅立木建信法的条令已经完备,还没有公布,商鞅担心人民不相信自己,就在国都集市南门竖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招募能把它迁移到北门的人给他十金。民众认为奇怪,没有一个敢去搬的,商鞅又说:“能搬的人给他五十金。”。有一个人搬迁了那根木头,商鞅就给了他五十金。商鞅用这个来表明自己不欺骗民众,终于公布了法令。
40、宋·苏轼:成书在理不在势,服人以诚不以言。
41、吴起在北门外靠置了一根辕木,然后下令道:“谁能把它搬到南门外,就赏给谁上等田地,上等住宅。”没有人去搬它.等到有了搬动它的人,立即按照命令行了赏。不久吴起又在东门外放了一石赤豆,并下令说:“谁能把它搬到西门,赏赐如前。”人们抢着搬它。
42、战国时,秦国的军队团团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形势十分危急,赵国国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国去求援。平原打算带领20名门客前去完成这项使命,已挑了十九名,尚少一个定不下来。这时,毛遂自告奋勇提出要去,平原君半信半疑,勉强带着他一起前往楚国。
43、于是吴起下令道:“明天将攻打哨亭,有能先上去的,任命他做国大夫,赏他上等田地住宅。”人们争先恐后。于是攻打哨亭,一个早上就拿下了。
44、这件事很快传开了。人们议论说,熊渠子所以能射开石头,是因为他当时心志专一,精力高度集中。
45、坦白是诚实和勇敢的产物。——马克·吐温
46、苏联:爱情的火焰需要不断添加忠诚的干柴。
47、诚信的成语典故(三)季布“一诺千金”
48、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
49、赤诚相待
50、诚信的成语典故(一)曾子杀猪
51、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韩非子
52、熊渠子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心想:我的力气再大也射不穿石头呀!他后退了几步,又拿起了一支箭,开工向石头射去。只听“啪”的一声,箭却被弹了回来。熊渠子又连射几回,都是这样。他弄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于是摇摇头,叹了口气,继续赶路去了。
53、宋·周敦颐: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
54、惟诚可以破天下之伪,惟实可以破天下之虚。——薛瑄
55、言信行果
56、小信诚则大信立。——韩非子
57、诚信的成语典故(五)退避三舍
58、有关诚信的成语,名言,诗句
59、、伟大人格的素质,重要的是一个诚字。——鲁迅
60、修辞立诚
关于诚信的名言警句成语故事典型事例
61、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忘十几年。
62、取信于人信誓旦旦言而有信言行信果信守不渝
63、英国:诚实不需假于笔墨,美丽不需假于粉黛。
64、平原君到了楚国后,立即与楚王谈及“援赵”之事,谈了半天也毫无结果。这时,毛遂对楚王说:“我们今天来请你派援兵,你一言不发,可你别忘了,楚国虽然兵多地大,却连连吃败仗,连国都也丢掉了,依我看,楚国比赵国更需要联合起来抗秦呀!”毛遂的一席话说得楚王口服心服,立即答应出兵援赵。
65、言而有信
66、有一天夜里,当天经过一片山林时,忽然看见前面不远的地方躺着一只老虎。他吓出一身冷汗,赶紧拉弓搭建,对准老虎就射。可是,那只老虎不动也不吼。
67、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缍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
68、一丝一毫关乎节操,一件小事、一次不经意的失信,可能会毁了我们一生的名誉。——林达生
69、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说:“美女待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楚王说:“公子过谦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假如有一天,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70、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
71、立木为信
72、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墨子
73、一言九鼎言而有信言必信,行必果取信于民
74、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75、清·顾河:百虑输一忘,百巧输一诚。
76、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子贡
77、修辞立诚抱诚守真闲邪存诚
78、抱诚守真
79、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
80、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言信行果
81、熊渠子感到奇怪,壮着胆子走过去一看,原来是一块像老虎的大石头;再一看,他射出的那支箭整个儿钻进石头里去了。
82、关于诚信的成语有:
83、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
84、楚国有一位著名的射箭能手名叫熊渠子。
85、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
86、君子忧道不忧贫。——孔子
87、一诺千金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88、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没有诚信的人是难以让人接受的,诚信就如同一盏生活中的明灯指引我们前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