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方面的名言警句孔子-通用91句

时间:2024-11-30 04:37:36 优美文案

师德方面的名言警句孔子

1、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孔子说天说了什么呢?四季照样运行,百物照样生长,天说了什么呢?所谓“无言之教”,就是通过暗示、榜样去影响学生,潜移默化,“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这是很重要的一环。

2、他们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学子。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怀念古人教师的伟大贡献,感恩他们的教诲,传承他们的智慧,让教育的火炬在我们手中继续燃烧,为未来的世界照亮道路。敬爱的古人教师,您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

3、说到教师的师德,人们马上会想到这样一些词儿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he

4、孔子爱护学生、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品德学业的增进和他们的生活与健康状况。“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论语·宪问》)爱护他能够不叫勤劳吗?忠于他能够不教诲他吗?“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是丘也。”(《论语·述而》)

5、孔子根据自己教育实践的体会,对教师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

6、爱护学生,无隐无私

7、这句话对于今天的教师仍然具有启发和指引作用,需要每一位教师时刻保持职业道德和教学水平的提升,不断为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做出努力。

8、孔子不仅是以身作则的提出者,而且也是这一原则的实践者。教师要以身作则,就要言传身教,把“有言之教”和“无言之教”结合起来,孔子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论语·卫灵公》)。

9、说到教师的职业笔,人们马上会想到这样一些词儿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he

10、“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孟子·尽心上》)意思是说,教师教导学生正如射手张满了弓,却不发箭,作出跃跃欲试的姿势,以启发和诱导学生。他在正确道路之中站住,有能力的便跟随着来。

11、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12、就《论语》上记载的材料看来,一方面表现出孔子对弟子们的关怀爱护,另一方面表现出弟子们对老师的敬爱尊重,形成了一种严肃认真而又亲切自然的师生关系──尊师爱生的关系,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优秀传统。

13、常思为师之失,为学生树立榜样;常修为师之德,为学生尽心竭力。

14、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开办私学的人,使教育从贵族的宫室走进了平民的草屋。孔子是最伟大的老师,今天是教师节,让我们重温《论语》里的精华12句话,尊师道,敬师德,念师恩

15、其中“传道”代表教师要传承文化知识,让学生了解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授业”则是教授学科知识,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解惑”则强师要引导和帮助学生解惑答疑,理解和适应社会。

16、人喜欢习惯,因为造它的就是自己。萧伯纳以德感人,为人师表。

17、“言教”在于说理,以提高学生的认识;“不言教”在于示范,实际指导学生的行动。在处理二者关系方面,孔子强调的是身教,教师要以自己合乎规范的道德行为给学生作出榜样,教师提倡要学生做的,自己必须先做,不让学生做的,自己首先不做。

18、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斯大林

19、孔子主张以“仁”为核心的教育态度。他强调培养学生的品德和道德修养,注重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20、讲究教法,循循善诱

21、老师善于有步骤地诱导我们,用各种文献来丰富我多方面的知识,又用一定的规矩制度来规范我的行为,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这说明孔子教育技巧之高超,它像一块磁性很强的吸铁石,把学生紧紧吸在自己的周围,弥漫着一种强力磁场,导发出诱人的魅力。

22、说到教师的职业道德,人们马上会想到这样一些次词儿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he

23、他认为可以同学生谈,进行“有言之教”,而不去同他谈,这叫做错过了人才;不可以同他谈,只能进行“无言之教”,却去同他谈,这叫做浪费了言语。一个聪明、合格的教师既不错过人才,也不浪费言语。应该采用“有言之教”与“无言之教”两种方式。

24、“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孟子·尽心上》)教师不能包办代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起引路人的作用。

25、“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论语·子罕》)对于年轻一代,孔子是寄予很大希望的。这里包含有“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发展观点,包含有青年人超过老年人、学生超过老师、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发展观点。

26、一个学校的教师都能为人师表,有好的品德,就会影响学生,带动学生,使整个学校形成一个好校风,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对学生的成长大有益处。

27、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28、教师应该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示范和引导学生去做正确的事情,让学生在自己身上看到道德与品德的光芒。

29、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教育思想,他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尽心上》)这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次把“教”与“育”二字联用,也是第一次提出把培养天下优秀人才当作人生的乐事。

30、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师德是为人之师的根本,是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灵魂!她是教书育人,是为人师表,是热爱学生,是爱岗敬业&he

师德方面的名言警句孔子

31、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

32、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正人先正己”的思想,指出“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孟子·尽心上》)“其身正天下归之。”(《孟子·离娄上》)由此出发,孟子主张教师必须首先端正自己,用正道教育学生,“教者必以正”。(《孟子·离娄上》)

33、这句话是孔子说的,意思是教师的责任是传授正确的知识、教授专业技能和解决疑惑,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34、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孔子认为教师的道德行为和作风正派,就是不发命令,学生也会执行;如果教师的道德行为和作风不正派,就是发命令,学生也不听从。

35、学生们以我会隐瞒什么吗?我对你们是没有任何隐瞒的,我没有什么不告诉你们的,这就是我孔丘的为人。孔子对学生位学与为人毫无保留,做到了“无隐无私”。

36、他注重个性化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教学计划,注重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倡导“学而优则仕”的观念,认为通过教育可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37、孟子“正己”的标准是仁义道德,如果自己不能按仁义道德行事,就会威信扫地,更不用说教育别人了。他说:“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孟子·尽心下》)还说:“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孟子·离娄上》)孟子指的是那些自己懂不了多少却偏想摆教师架子的人。

38、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39、另一个例子是陶行知,他提倡“生活教育”,并且将爱心和教育相结合,致力于提升乡村教育的质量。他的教学方式,以及对待学生的热情和关心,赢得了全社会的赞誉。

40、认为君子的高深造诣要有正确的办法,这就是要求他自觉地追求得到,自觉地追求得到的,掌握得比较牢固,牢固地掌握而不动摇,就能积蓄很深,积蓄很深,便能取之不尽,左右逢源,所以君子要自觉地有所得。

41、为师的进修特征不在“无师”,而在“无常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子入太庙,每事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接受来自学生的启发,“起予者商也”;“回也,非助我也,于吾言无所不悦”。这一“起予”和“助我”的思想到〈〈学记〉〉发展成为“教学相长”的概念,揭示了教育教学中的一条重要规律。

42、《论语·述而》引孔子的话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去尔已矣。”他说,如果说到圣与仁,那我怎么敢当!我只不过是学习和工作从不厌倦,教诲学生总不知疲倦,那是可以这样说的。他的学生公西华说:“正唯弟子不能学也。”这正是我们学生所难以学到的啊!

4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44、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德高为师,身正为范,首先是德行高尚的人才能成为老师,这些名言和诗句诠释了教师这一职业的高尚,愿我们中国的教师队伍越来强大。

45、教师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

46、子贡说:“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孟子·公孙丑上》)

47、“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48、他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孟子·离娄下》)

49、他有一句名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他要求学生独立思考,自求自得,才能深入心通,心有所得,达到运用自如的地步。

50、孔子很重视学生的特长,并且虚心向他们学习。据《论衡·定贤》载,孔子曾说,颜渊的仁德,子贡的口才,子路的勇敢,子张的庄重,都胜过自己。但他能够吸取学生们的长处而避免他们的短处,所以他能够做学生们的老师。

51、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5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乙亥杂诗》

53、只有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才能够向更高质量和更高水平的方向发展。

54、孔子强调师德师风,认为教师应该以身作则,以慈爱和榜样的力量影响学生。

55、我们教师只有通过终身学习的方式,而后做好为人师表关爱学生等五个其它方面的核心内容,方可达到甘为人师,生命无悔方可达到我们的目标。

56、热爱教育,忠于学生,对教育事业表现出充沛的精力和毅力,对青少年一代表现出满腔的热情和关怀,这是教师应具备的情感意志质量,也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必要条件。

57、师魂者,师之正气也;正气者,真善美也。

58、孔子: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59、孟子是尊重教师的,是乐于当教师的,他对学生的态度是“往者不追,来者不拒。”(《孟子·尽心下》)

60、关于师德,有很多经典的例子。比如,孔子不仅以身作则,更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开阔胸怀,不断学习别人的优点。

师德方面的名言警句孔子

61、孔子还说:“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如果自身不端正,又怎么能端正别人呢?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孔子的学生子贡称赞孔子教人“正身以俟。”荀子颂扬孔子“早正以待。”(《荀子·儒效》)

62、今天,我想要谈的是教师职业道德六个核心内容中的为人师表关爱学生和终身学习。

63、孔子塑造的教师形象由两个基本内容构成。第一个是“学而不厌”。“学”是教师获取知识的途径之一。以“乐道”、“不厌”的敬业精神,通过“时习”、“自省”和“无常师”等形式进行严格的教学能力练习。“时习”、“自省”也就是自我进修。这是孔子教师形象中无休止地自我进修的重要特征。

64、孟子充分肯定教师的地位,认为当教师是君子的责任,他把国君和教师并列:“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孟子·梁惠王下》)他甚至把教师凌驾于君之上,所谓“是王者师也。”(《孟子·滕文公上》)

65、韩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

66、为人师表的名言诗句有很多,比如:

67、爱护学生、关心学生是一个教师成功必须具备的条件,也是师德的重要内容。孔子说:“仁者爱人,”“智者知人。”(《论语·颜渊》)孔子说仁者爱护人、关心人、把人当人对待;智者善于了解人,识别人。

68、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塑造完善的人格,使学生具备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举止。

69、高山在欢呼,流水在歌唱太阳在欢笑,小草在舞蹈赞美您,为人师表,劳苦功高!不计辛勤一砚寒,桃熟流丹,李熟枝残,种花容易树人难。诗满人间,画满人间,英才济济笑开颜。

70、教师节,是我们向古人致敬的时刻。古人教师,以其崇高的师德和卓越的教诲,铸就了千古传世的智慧。

71、师德如春雨,拭去心灵的尘埃。

72、这是教育工作的核心和宗旨。

73、孟子说:“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孟子·离娄下》)认为道德修养高、有才智的教师不断以自己的德行、才智培养、影响他人,社会就会有更多的贤才。突出了教师的育才作用。

74、《吕氏春秋·尊师》载:子贡问孔子,后世将怎样称道您老人家?孔子说,我何足以称道呢?一定要说时,算做好学不满足,好教而不知疲倦,大概就这样吧!

75、音乐是万德胚胎的源泉。不为音乐所动的人,我必定把他比做木石。假使身充教师而不会唱歌,那简直没有为人师表的资格。马丁路德

76、他对待学生如同朋友,鼓励学生并指出他们的错误。

77、严格自律,为人师表。

78、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孔子认为当一种正义事业需要人去担当时,年青一代要敢于勇往直前,责无旁贷,即使在老师面前也不必谦让,“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面临着实行仁德的事情,可以不必对老师谦让,即就是老师也不必同他谦让。

79、孔子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这是说教师对自己则要努力学习,永不满足;教师对学生则要勤奋教导,不知疲倦。

80、由此可见,具有良好的教育教学能力、技巧,讲究教学原则方法,是教师必备的一种心理质量,也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必要条件。

81、孔子以一生的教育实践活动,在中国教育史上塑造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技术教师形象。他有关教师形象的基本要求被封建统治者奉为“师表”。

82、这句话是孔子的经典名言,强师作为一名传道授业解惑者的职责和使命。

83、师恩如山,感恩师德。有句话说得好:“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84、音乐是万德胚胎的源泉。不为音乐所动的人,我必定把他比做木石。假使身充教师而不会唱歌,那简直没有为人师表的资格。马丁.路德

8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无题》

86、教师所说和所做的一致,证明所说的是正确的,所做是合理的。这样,教师才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威信,教师的榜样才能发挥作用。孔子对学生说过:“予欲无言”,他的学生说:“您假若不说话,那我们还有什么可以传述的呢?”

87、孔子认为教师要讲究教学方法,善于启发学生的心智。他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他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等,正如颜渊所赞叹的“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论语·子罕》)

88、王夫之:身教重于言教。

89、可见不断地虚心向他人学习,也包括向自己教育的对象学习,以众人为亲,以众人为师,这是一个教师应该具备的品德。

90、身为世范,为人师表。名人名言网

师德方面的名言警句孔子

91、这是古代教育家孔子的名言。他的意思是,教育者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人,更应该是学生心灵上的导师和引路人。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老师们就像一盏明灯,为我们指引方向、照亮前路。他们不计较个人得失,只是默默地教育、付出。所以,我们要铭记师恩,尊重老师,珍惜教育资源,用知识去回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