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孟子的名言警句及其解释
1、【译文】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2、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译文】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
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也。
4、亲仁:孟子认为亲近仁德是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基石,通过亲近仁者才能学习和践行仁义道德。
5、[译文](孟子说:)“人不可以没有羞耻,不知道羞耻的那种羞耻,是真正的羞耻了。”
6、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7、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离娄上)
8、[译文](孟子说:)“仁是人的心,义是人的路。放弃正路不去走,丧失了良心不去求,太可悲了!人丢了鸡犬,都知道去找,良心丢了却不知去找,治学问的道理没有别的,就是把丧失了的良心找回来就行了。”
9、[译文](孟子说:)“一个人有了自取的行为,别人才会他;一个家有了自己毁坏的因素,别人才能毁坏它;一个国家自己有了被讨伐的原因,别人才讨伐它。”
10、孟子曰:“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离娄上)
11、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2、【译文】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13、[译文](孟子说:)“你爱护别人但人家不亲近你,就反省自己的仁爱够不够;你管理人民却管不好,就要反省自己才智够不够;待人以礼对方不报答,就要反省自己恭敬够不够。任何行为如果没有取得效果,都要反过来检查一下自己,只要自己本身端正了,天下人民就会归顺你了。”
14、孟子是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是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与孔子并称“孔孟”。下面是整理收集的孟子中的名言警句,欢迎阅读参考!
15、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尽心上)
16、(6)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17、[译文](孟子说:)“修养心性的办法最好是减少物质欲望。一个人如果欲望不多,他的善性虽然有点丧失,但不会多;一个人如果欲望很多,他的善性虽然有所保存,但是极少了。”
18、(5)其进锐者,其退速。
19、[译文](孟子说:)“一个人(妨碍自己进步)的坏毛病,就在于他自满到老是喜欢当别人的老师。”
20、【译文】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
21、【译文】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
22、孟子曰:“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君子之言也,不下带而道存焉;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尽心下)
23、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离娄上)
24、[译文](孟子说:)“身体有重要部分和不重要的部分,有大处也有小处。不要因保养小的部位而影响大的部位,不要因为保护次要的部分而影响了重要的部分。只保养小部位的人是道德低下的小人,而养其身体中大部位的人则是高尚的君子”
25、孟子曰:“饥者甘食,渴者甘饮,是未得饮食之正也,饮渴害之也。岂惟口腹有饥渴之害?人心亦皆有害。人能无以饥渴之害为心害,则不及人不为忧矣。”(尽心上)
26、同时,孟子的思想也为我们提供了思考和解决当代社会问题的新视角和方法。
27、(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28、【译文】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
29、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30、[译文]曹交问道:“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这样的好人,有这话吗?”
出自孟子的名言警句及其解释
31、君子量不极,胸吞百川流。
32、孟子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告子上)
33、[译文](孟子说:)“有预料不到的赞扬,也有过份苛刻的诋毁。”
34、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而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35、孟子曰:“人之易其言也,无责耳矣。”(离娄上)
36、孟子曰:“体有贵贱,有大小。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大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告子上)
37、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告子上)
38、育才造士,为国之本。
39、(8)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40、(9)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41、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译文】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
42、曹交问曰:“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
43、[译文](孟子说:)“如果西子施身上沾了肮脏,别人走过她身边时也会掩着鼻子;虽然是个面貌丑陋的人,如果他斋戎沐浴,也一样可以祭祀上帝。”
44、【译文】一国的君主如果喜爱仁德,整个天下便不会有敌手。
45、仁者无敌:孟子认为真正具备仁德的人是无敌的,因为他们能够得到他人的支持和信任。
46、[译文](孟子说:)“语言浅近而意义深远的话,这属于善言;运用简单但影响广泛的方法,这属于善道。君子的语言,看去平平凡凡但都含着很深的道义;君子的操守,以修养本身入手进而达到使天下太平。一般人的毛病就在于放下自己的田不去种而来耕别人的田——对别人要求十分严格,可自己承担的却很少。”
47、[译文](孟子说:)“饥饿的人吃什么都美,干渴的人喝什么都甜,这是由于没有尝到饮水和食物的正常味道,因为饥饿与干渴损害了他的味觉。难道只有嘴舌和肚子有饥饿干渴的损害吗?人心也都有类似的损害。如果人能够不使饥饿干渴造成的那种损害,成为人心的损害,那就不会把比不上别人作为忧虑了。”
48、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尽心下)
49、人人都可以当尧舜这样的好人。
50、孟子曰:“然。”(告子下)
51、知者不惑:孟子认为真正有智慧的人不会被外部环境困扰和迷惑,他们会坚定地坚持自己的信念和原则。
52、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未闻弑君也。
53、(2)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54、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译文】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
55、孟子曰:“拱把之桐梓,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养之者。至于身,而不知所以养之者,岂爱身不若桐梓哉?弗思甚也。”(告子上)
56、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5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认为只有通过面对挑战、克服困难和追求进步,人们才能实现真正的成长和幸福。
58、尽信书,不如无书。
59、穷困便独善其身,得志便兼善天下。
60、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孟子提倡持续不断地学习与实践,通过不断地学习与实践才能取得成就并获得乐趣。
出自孟子的名言警句及其解释
61、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62、不以规距,不能成方员(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63、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译文】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64、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
65、孟子的十大名言是他在《孟子》一书中提出的重要思想观点和价值观,下面我将、,并进行。
66、(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67、[译文](孟子说:)“同情别人的心,人人都有;知道羞耻的心,人人都有;对别人恭敬的心,人人都有;明辨是非的心,人人都有。同情心属于仁,羞恶心属于义,恭敬心属于礼,是非心属于智。这仁义礼智,不是外人强加给我的,是我本来就有的,不过是没有去思考追求罢了。”
68、无欲则刚:孟子认为如果一个人没有私欲,他就会坚定不移地追求公正和正义。
69、更重要的是,孟子的思想仍然具有现实意义,我们可以从中汲取启示,引导我们的行为和价值观。
70、其交也以道,以接也以礼。
71、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养,养之至也。
72、民为贵:孟子强调民众的利益和福祉应该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君主应该以百姓的利益为重。
73、孟子曰:“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离娄上)
74、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75、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76、孟子说:“有的。”
77、这些名言展示了孟子丰富的思想和对人性、道德、教育等问题的深刻思考。
78、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79、通过学习和践行这些名言,我们可以不断提高自我,为社会和他人做出积极的贡献。
80、(10)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81、[译文](孟子说:)“仅仅一两把粗的桐树梓树,人们要想叫它生长起来,都知道怎样去培养它。至于对自己,却不知道怎样去培养,难道爱自己还不如爱桐树梓树吗?真是太不动脑子了。”
82、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83、[译文](孟子说:)“孔子是一个不会做过火的事的人。”
84、[译文](孟子说:)“世上人常说不孝的事有五件:四肢懒惰,(不事生产)不管父母的生活,一不孝;好下棋、饮酒,不管父母的生活,二不孝;贪恋钱财,偏袒妻子儿女,不管父母的生活,三不孝;放纵耳目的欲望,使父母受到耻辱,四不孝;逞勇力好打架,危害了父母,五不孝。”
85、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86、人心可以类焉:孟子主张通过教育和榜样的力量,人们的思想观念可以被塑造和改变。
87、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译文】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不思考便不能获得。
88、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译文】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89、【译文】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
90、[译文](孟子说:)“人们有句口头常言,都这样说‘天下国家’。天下的根本在于国家,国家的根本在于家,家的根本在于个人。”
出自孟子的名言警句及其解释
91、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92、鱼和熊掌不可得兼。
93、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94、孟子曰:“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离娄上)
95、【译文】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应该处于统治地位。如果道德低的不仁者处于统治地位,就会把他的罪恶传播给群众。
96、有恒产生而无恃乎于物:孟子强调只有持久而坚定的努力才能带来真正的成就,不应依赖外部因素。
97、孟子的名言警句
98、(7)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99、孟子曰:“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虽有恶人,斋戎沐浴,则可以祀上帝。”(离娄下)
100、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101、仁则荣,不仁则辱。
102、【译文】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不思考便不能获得。
103、性善:孟子相信人性本善,每个人天生都有一种与善行相契合的本能。
10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05、孟子的十大名言包括亲仁、民为贵、性善、无欲则刚、有恒产生而无恃乎于物、人心可以类焉、知者不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仁者无敌。
106、(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107、孟子曰:“世俗所谓不孝者五:隋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欲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离娄下)
108、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109、孟子曰:“仲尼不为已甚者。”(离娄下)
110、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尽心上)
111、[译文](孟子说:)“羞耻之心对于人关系重大,干诡诈投机事情的人是没有地方用得着羞耻之心的。如果不以赶不上别人为羞耻,那又怎样能赶上别人呢?”
112、孟子中的名言警句
113、【译文】天子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天下;诸侯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国家;卿、大夫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宗庙;一般的老百姓不行仁,便保不住自己的身体。
114、[译文](孟子说:)“一个人把什么话都轻易地说出口,那便(要出现很多错处,对他就)不足责备了。”
115、其进锐者,其退速。【译文】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
116、父子有亲,君臣有交,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117、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