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体楷书名言警句
1、至于赵孟頫的人品,长期也是遭人评判,特别是在元朝做官更是把他当投降派汉奸论道。那只是它话了。
2、而我较有感的永远只有一个自然!
3、穿插避让,连贯照应
4、第一,赵氏在继承传统书法的基础上,削繁就简,变古为今,其用笔不含浑,不故弄玄虚,起笔、运笔、收笔的笔路十分清楚,使学者易懂易循。
5、《千字文》是赵孟頫最钟爱书写文字之一,先后被其书写了100多遍,目前流传的版本有《真草千字文》、《行书千字文》、《楷书千字文》等多个版本。
6、笔圆架方,流动带行。书写赵体时,点画需圆润华滋,但结构布白却要十分注意方正谨严,横直相安、撇捺舒展、重点安稳。只有这样,才能掌握赵体的特点。
7、柳体楷书:柳体楷书具有流畅自如的笔势,线条柔和温润,富有变化和韵律美,其字形优美、清丽、具有装饰性和艺术感。
8、具体来说,赵体姿态繁多,圆活生动,顾盼呼应,其实连贯。横画竖下笔,中间稍提笔行走,收笔回锋,整个运笔沉稳果断,一般都是向右上取势。竖画大多垂直常常根据结体的需要微带左弧状,弧形向着字的中心环抱。折法在横竖交接处,稍顿一下,就势顺笔一拓直下,既不显棱角也不流于圆滑,绝无抛筋露骨之弊端。这和颜柳提笔另起,蓄势外拓的写法不一样。撇捺行笔较快,笔画犀利,大都锋不外露。结体匀称舒适,笔画疏密合度,边旁部件配合融和。但是应该着重注意,赵体字流畅圆润,但是行笔较快,书写时切忌浮滑笔力软弱,锋芒显露,不可只求外观圆润甜美,不查骨力内涵。
9、赵孟頫的楷书,运笔流畅、随意;笔力深厚、洒脱,初学看似简单,入门才觉深邃不易。
10、第二,笔道停匀。赵体字的笔画自有轻重的变化,但较颜体、柳体来说,明显地匀净多了。而且也无那种横轻竖重的固定程式。到底那一个笔画该重,哪一个笔画该轻,完全是依据字的需要随机而定的。
11、布白均匀,匀中求变
12、赵孟頫楷书笔画:绵里藏针!有如太极拳,看似软弱,其实不然,没有十年以上笔上功夫无法写好赵体!
13、柳字受颜字影响,但不如颜字厚重,比颜字刚劲挺拔给人以亲劲的美感,体现出所谓“柳骨”的精神。
14、突出主笔,主次分明
15、重心平稳,稳中求活
16、赵孟頫书法之结体行中兼楷,结体严谨,端正匀称,字形略扁,字势优美潇洒,清俊遒媚而内含风骨。其书法虽然出入“二王”之间,但是已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17、赵孟頫是我国元代著名书画家,《千字文》和《胆巴碑》均为其代表作。
18、赵孟頫的字意气风发,不像欧体老成呆板。
19、首先,欧体:
20、很快能掌握赵体的最基本运笔和结体特点,再接下来可临《妙严寺记》,此帖是楷书成熟作品,笔法劲道有力,行楷书的特色极其鲜明。还有《仇锷墓志铭》,化楷为行,最后《胆巴碑》。
21、最后,赵体:
22、对于初学者来说,选择赵孟頫的楷书字帖,要知道赵体的楷书特点,行书笔意的楷书。练习赵体楷书是最好的行书用笔基础。我认为对初学者来说,选赵体楷书,一定不能选《胆巴碑》,切记!胆巴碑是赵孟頫晚年力作,人书合一,并且给皇帝看的,所以严谨有余而活力不足。
23、「赵孟頫用笔特点」
24、【赵体楷书的特点,概括有三】
25、第三,腾挪起伏。赵体的捺画,横画多起伏,有曲折之美。
26、赵孟頫学遍诸家,但是并没有迷失自己,相反他还是取各家精华,来补充自己,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27、第三,笔圆架方,流动带行。书写赵体时,点画需圆润华滋,但结构布白却要十分注意方正谨严,横直相安、撇捺舒展、重点安稳。只有这样,才能掌握赵体的特点。另外,他书写楷书时略掺用行书的笔法,使字字流美动人,也是赵体的特点之一。
28、赵体楷书:赵体楷书的特点是笔划饱满、有力,线条流畅而富有弹性,结构紧凑而富于变化,字形精湛而充满韵律感。赵体楷书表现出的是一种沉稳大气、端庄典雅的艺术风格。
29、赵孟頫宋末元初之人,宋代赵匡胤的后人,在书法造诣方面是登顶之人,特别是楷书可以说创新一派,归为赵体!笔意主见于起笔运笔落笔赵孟頫到了出神入化的水平,既继承了王義枝的风格又有他自己的创新。赵孟頫一个字之内笔画与笔画至简的呼应也是用尖锋,这就很好的让气韵连贯起来,不至于中途断气,这也是赵孟比较高超的运笔水平的一个展现。
30、颜字结体平整,正面视人,体型丰满犹如山东大汉危襟正坐,这是吸取了篆隶书正面结体的特点。
赵体楷书名言警句
31、学赵孟頫楷书从《玄妙观重修三门记》入手较好,理由是此帖质朴平实,既有柳字架构,又有颜字的笔意,还兼具魏碑的厚重。其次,我也比较推重从《仇公墓碑铭》入手,此碑比较自然朴实,整体气象比较大气。
32、其次,颜体:
33、你好,1.颜体楷书:颜体楷书以端庄稳健、遒劲有力而著称,笔画清晰,结构严谨,线条舒展流畅,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艺术感。
34、或许,大家的风范也要大家来品评吧!
35、笔法与线条无法看透,应先学《三门记》,此帖为赵中年之作,属于早期作品,能看出线条刚硬,笔锋犀利,适合初学者。
36、欧体楷书:欧体楷书的特点是笔画圆润、流畅,线条柔和,结构严谨而有节奏感,字形简洁明快,具有很高的装饰性和艺术感。
37、赵孟頫在中国书法艺术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和深远的影响力。他在书法上的贡献,不仅在他的书法作品,还在于他的书论。他有不少关于书法的精到见解。他认为:『学书有二,一曰笔法,二曰字形。笔法弗精,虽善犹恶;字形弗妙,虽熟犹生。学书能解此,始可以语书也。』『学书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笔之意,乃为有益。』在临写古人法帖上,他指出了颇有意义的事实:『昔人得古刻数行,专心而学之,便可名世。况兰亭是右军得意书,学之不已,何患不过人耶。』
38、赵氏在继承传统书法的基础上,削繁就简,变古为今,其用笔不含浑,不故弄玄虚,起笔、运笔、收笔的笔路十分清楚,使学者易懂易循。
39、第一,藏露结全。楷书的笔画书写一般要逆锋起笔,回锋收笔,将锋芒藏住,极重含蓄。赵体字敢讲逆入回锋,但是赵体字笔画的起笔之处更多的只注重取逆势,从空中逆入,并没有完全把锋芒藏住。收笔时有回锋的意思,但是也不刻意顿挫回锋,强求圆润。这种写法不但无损于含畜之美反而增添了一种生气和自然轻松感。
40、再次,柳体:
41、字形多样,画重求变
42、无论用笔,结体都有十分严肃的程式,最便于初学。后人所传“欧阳结体三十六法”,就是从他的楷书归纳出来的结字规律。
43、外貌圆润而筋骨内涵,其点画华滋遒劲,结体宽绰秀美,点画之间彼引呼应十分紧密。外似柔润而内实坚强,形体端秀而骨架劲挺。学者不仅学其形,而重在学其神。
44、赵孟頫简化落笔,一般采用顺峰直入或切笔入峰打破唐朝所谓逆锋入笔的传统,大大加快写字速度
45、如果你想练完楷书很快上手写行书的话,也可以直接从《止斋记》入手,因为些帖楷书带有明显的行书笔意,写完此帖过渡到行书很容易。
46、第四,点画呼应。赵体楷书借鉴了行书的写法,有行书笔意,点画之间多前后呼应,笔意相连。有的甚至干脆就用行书的写法,笔画与笔画之间有牵丝映带。
47、赵孟頫师法二王,在元代提出复古笔法。其笔意中和温润,疾徐有度,如谦谦君子之风度。
48、赵孟頫的书体是自古以来自四体书画之一,刚劲有力,但笔画俊秀是以欧体书画突出,现大多习书者多以欧体为主,欧体倚侧有致,左敛右放,神形兼备,从美学来看欧体为上。
49、第二,外貌圆润而筋骨内涵,其点画华滋遒劲,结体宽绰秀美,点画之间彼引呼应十分紧密。外似柔润而内实坚强,形体端秀而骨架劲挺。学者不仅学其形,而重在学其神。
50、赵孟頫的楷书,笔意较工整,但感觉与自然之间还是少了点什么!
51、自由灵动,轻松潇洒。开创了一代书风,影响广远!
52、胆巴碑。妙严寺碑。结构方正。字体灵动
53、《胆巴碑》,又名《龙兴寺碑》,是赵孟赵孟頫六十三岁奉元仁宗敕命撰写的,为赵氏晚年楷书的代表作。该碑笔法秀媚,苍劲浑厚,于规整端严处见潇洒,点画顾盼有致,用笔沉着峻拔,充分体现了赵氏书法的风韵和神采,是学习赵体楷书的最佳范本之一。
54、笔圆架方筋骨内涵八个字
55、笔圆架方,温润如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