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士大夫之族,曰弟子曰师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2、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自谓郡望昌黎,所以后人又称他为“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死后谥“文”,也称“韩文公”。
3、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4、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5、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6、字词含义
7、“之”用在主语“人”和谓语“无惑”之间,使原来的主谓句子变为主谓短语,这个主谓短语作了全句的主语。
8、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风尚)
9、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10、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11、译为: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12、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13、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14、人非生而知之者(懂得)
15、四、作助词,用在前置宾语和动词之间,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翻译时可去掉
16、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17、五、作代词,代人,可译为“他”、“他们”,或根据语境灵活地译出来
18、六、作代词,代事物,可根据语境灵活地译出来
19、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20、《师说》作于唐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韩愈任四门博士时,这篇文章是韩愈写给他的学生李蟠的。《师说》是一篇说明教师的重要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及择师的原则的论说文。此文抨击当时“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错误观念,倡导从师而学的风气,同时,也是对那些诽谤者的一个公开答复和严正的驳斥。作者表明任何人都可以作自己的老师,不应因地位贵贱或年龄差别,就不肯虚心学习。文末以孔子言行作证,申明求师重道是自古已然的做法,时人实不应背弃古道。
21、译为:古代的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
22、《师说》是韩愈的著名古文,是韩愈倡导“古文运动”的代表作品。
23、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24、彼童子之师(那些)
25、译为:那孩子的老师,教孩子读书,(帮助他)学习书中的句读的,不是我所说的能够传授那些大道理,解决那些疑惑的老师。
26、句读 或不焉 经传 老聃 蟠 苌弘 近谀 作师说以贻之
27、例如: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28、是故无贵无贱(无论)
29、译为: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途径,写这篇《师说》来赠送给他。
30、例如: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31、古之学者必有师。
32、韩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了“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共同倡导了唐代古文运动。
33、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34、术业有专攻(学习,研究)
35、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36、文学常识
37、圣人无常师(固定)
38、二、作助词,用在句中,舒缓语气,翻译时可去掉
39、译为:问他们(为什么讥笑),就说……
40、三、作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翻译时可去掉
41、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42、译为: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跟从老师,向老师请教。
43、“之”用在主语“师道”和谓语“不复”之间,使原来的主谓句子变为主谓短语,这个主谓短语作了全句的主语。
44、译为:“之徒”中“之”译为“这”,“徒”译为“一类人”,“之徒”即为“这类人”。
45、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46、六艺经传皆通习之(普遍)
47、余嘉其能行古道(赞赏)
48、例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49、【“之”在本文中的用法】
50、译为: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
51、孰能无惑(谁,哪一个)
52、八、作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这些”
5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岂,哪)
54、《师说》倡导转变文风。
55、译为:士大夫这类人,一听到称弟子称老师等等的,就成群地聚在一起讥笑他。
56、“之”用在主语“其年”和谓语“先后生于吾”之间,使原来的主谓句子变为主谓短语(即取消句子独立性),这个主谓短语作了全句的谓语动词“知”的宾语。
57、译为:圣人成为圣人的原因,愚人成为愚人的原因,大概都出于这种情况吧?
58、韩愈有“文章巨公”“百代文宗”之誉。
59、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60、“之族”中“之”译为“这”,“族”译为“一类人”,“之族”即为“这类人”。
61、译为:我是向老师学习道理,哪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
6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63、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64、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65、作《师说》以贻之(赠送)
66、问之,则曰……
67、译为: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
68、译为:不通晓句读,不能解决疑惑。
69、译为:想要人没有疑惑难啊!
70、译为:生在我前面,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生在我后面,(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我(也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两个“师之”中的“师”均为名词的意动用法,“师之”即为“以之为师”,亦即“把他当作老师”。)
71、师说所有的文言的知识点:
72、韩愈被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具体篇目有《师说》《马说》《祭十二郎文》等。
73、七、作代词,复指主语,用在动词后作宾语,翻译时可去掉
74、第二个“之”代“童子”,即孩子。
75、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76、文中"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这些句子,不仅精僻地阐述了自己的师道观,而且层层深入论证了自己的观点,加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在今天还有借鉴意义。
77、士大夫之族(类、辈)
78、译为: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但)不被时俗限制,向我学习。
79、《古文观止全译》(安徽教育出版社)下册第683页对该句的“之”注为:“用在主语和谓语中间,化句子形式为主谓短语。”按此说,这里的“之”是取消句子独立性的。其实这里的“所存”即为“存在的地方”,显然是名词性短语,它不能作谓语。由此看来,这里的两个“之”不是“用在主语和谓语中间,化句子形式为主谓短语”的。因此该注是不可取的。
80、“之”用在主语“师道”和谓语“不传”之间,使原来的主谓句子变为主谓短语,这个主谓短语作了全句的主语。
81、韩愈主张写文章要有创造性,提出自己的见解,不模仿前人一言一句,去掉陈词滥调。他大力提倡用西汉以前的文体写文章,反对当时流行的文体。西汉距离当时已经八百年了,所以人们把西汉时候的文体称为古文,把当时的文体称为近体文。韩愈提倡古文,形成了一个文学上规模壮阔的运动,后人称它为古文运动。
82、译为: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
83、译为:(古代那种)从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从这些话里)可以知道了。
84、其闻道也固先乎吾(本来)
85、《师说》是韩愈针对魏晋以来,士族子弟凭门第世禄为官,不求学,耻从师,也反对庶族寒门出身的人求学从师,耻于从师的社会风气写的一篇政论散文。文中作者勇敢地对这种风气展开大胆批判。
86、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郯子这类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
87、译为:那孩子的老师,教孩子读书,(帮助他)学习书中的句读的,不是我所说的能够传授那些大道理,解决那些疑惑的。
88、译为:(人们)爱他们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
89、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90、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91、译为:古代那种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
9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93、一、作助词,可译为“的”
94、其闻道也固先乎吾(知道,懂得)
95、“之”复指“六艺经传”,翻译时去掉了。
96、阐说从师求学的道理,讽刺耻于相师的世态,教育了青年,起到转变风气的作用。文中列举正反面的事例层层对比,反复论证,论述了从师表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也表现出作者不顾世俗独抒己见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