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榄、古镇、三角、民众,等沙田区,做冬仪式尤为隆重,除了设有三牲(鸡、鸭、猪)、之外,还有米饭、糕点、茶酒等供神,晚餐也阖家团聚。小榄一带,冬至那天每家早上都用菊花肉作馅料来做糯米汤圆(当地人称之为水圆、水榄),把汤圆盛到碗里,再撒上一些菊花糠的菊花糠糯米汤圆,而菊花糠糯米汤圆会用来祭祖,也会端上桌与家人一起来分享,清香的菊花味,甜甜的汤圆。
2、一是说年关将近,余日不多
3、吃汤圆吃汤圆在明、清时期已经约定俗成。在冬至这天,要“作粉圆”或“粉糯米为丸”。这些在史料上也有正式的记载,称“冬至,粉糯米为丸,名‘汤圆’”。做好汤圆后要祀神祭祖,而后合家围吃汤圆,叫做“添岁”。所以,冬至吃汤圆,古而有之。
4、【广东人冬至怎么过】‘蚊子饼’,顾名思义,就是用蚊子做成的饼。非洲人还给这种‘蚊子饼’取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蚊子汉堡’。
5、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
6、吃年糕:年糕年糕,年高年高。吃年糕,就是讨一个“一年更比一年高”的彩头。从清末民初起,杭州人到了冬至这一天,都要吃年糕。听过最极致的吃法,是一天三顿,一顿不落,年糕变着法儿地吃出花样:芝麻粉拌白糖蒸年糕,冬笋肉丝炒年糕,笋丝汤年糕。
7、此外每家每户都会宰杀鸡鸭,拜神。大吃一顿。年冬至,一家人在一起,关键是图个开心热闹的过程。
8、清华教师妻子在家中被快递员抢劫致死,一审判了
9、银川有个习俗,冬至这一天喝粉汤、吃羊肉粉汤饺子。不过在冬至这一天,羊肉粉汤不叫羊肉粉汤,而叫另一个古怪的名字——“头脑”。
10、冬至过了眼看年,合肥人到了冬至都要吃南瓜饼,大街小巷弥漫着南瓜饼的香味,并且还有一句谚语叫做“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就是说过了冬至,就会夜短日长了。
11、冬节甜丸一般在天亮前煮熟,家人起床后,都要吃一碗“冬节丸”。孩子们最盼吃这碗甜丸,往往夜里醒来都要问天亮了吗?然而天好象要与孩子们开玩笑似的,老是不亮,故潮俗有“冬节夜,啰啰长,甜丸未煮天唔光”的童谣。其实,每年到了冬至这一天,夜的时间最长,冬至过后,才逐渐变短。
12、在北京,有句谚语叫“冬至馄饨夏至面”。对于有着“好吃不如饺子”习俗的北方人来说,也普遍有冬至吃饺子和馄饨的风俗。
13、不奇怪,过去有俗话说:“冬至大过年“,冬至自古以来都是二十四个节气中最受重视的一个节气,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而在广东一些地方,冬至受重视的程度更是非同寻常。
14、下面二爷带你了解广东部分地区的风俗习惯,
15、在东莞城区,冬至这一天都会做一种特色小吃——“冬团”。啥叫“冬团”?其实就是用舂糯米、粳米粉包成团,意味着“团圆美满”。不过,冬团有甜咸之分,一般白色为甜、红色为咸,酥木团为红色,取“鸿”运之意。
16、腊味已经再也不仅仅只有腊肠,腊鱼、腊肉、腊鸭、腊鸡等也被搬上了餐桌,那一煲煲油汪汪、香喷喷的腊味煲仔饭更是轻易地俘虏人们那颗不断追求美味食物的心。
17、“数九”严寒天气的第一天
18、黑芝麻洗净,用平底锅炒熟,一般闻着香味就可以了。将黑芝麻放进搅拌机加入适量白糖搅拌成粉末,拌上猪油即可。糯米粉开成面团,捏出一小块加入馅料做成小圆子状。下锅煮至浮起来,放入葱花便可食用!
19、合作信箱:guptnet@1com
20、杭州人冬至吃年糕,吃年糕从明末清初直到今杭州人在冬至都喜吃年糕。在每逢冬至做三餐不同风味的年糕,冬至吃年糕,年年长高,图个吉利。
21、广东人又会怎么过冬至呢?
22、杭州年糕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食物,属于农历新年的应时食品。年糕是用黏性大的糯米或米粉蒸成的糕,在春节和冬至,我国很多地区都有讲究吃年糕。
23、顺德人冬至的习俗,除了太公分猪肉、分柑等习俗寓意“苦尽甘来”外,还有吃糯米饭、汤圆的传统。糯米饭寓意温暖,从年头到年尾都暖笠笠。汤圆,则象征着团圆,就像北方人喜欢吃的饺子,都是一个圆圆满满的象征。
24、在潮汕地区,冬至是一家团圆的日子,一家大小在这一天都会尽量赶回家中吃顿暖暖和和的团圆饭。长辈们在冬节晚餐上会说:“食丸阖家团圆,食糯米饯就有钱,食芹菜蒜有钱算也有钱劝(藏)。”虽然都是由食物名称引申而来的谐音,却也体现出潮汕人重视家庭,期盼团圆的美好愿望。
25、跟家里人好好的聚一下吧!
26、(饺子):Dumplings,Chinesemeatravioli,Jiaozi;
27、冬至前后也是人们开始进补的最好时间
28、东莞水乡:冬团意头挺讨好
29、不管是食补还是药补,并不是都适合每个年龄阶段。针对目前大家认为“晚补不如早补”,进补是要分体质和年龄阶段的,如果没有把握这个区别和“度”,就很容易适得其反。“过早进补容易影响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过程,过晚则可能错失良机。”
30、中山小榄镇在冬至吃“水榄”的习俗,小榄的“汤圆”并不圆,像橄榄状,故称“水榄”,实际上是一种糯米汤圆,馅料通常是莲蓉或绿豆沙,再加入些许菊花肉。
31、每个地区都有独特的习俗,
32、现在广州人过冬至,许多家庭还做汤圆、劏鸡杀鸭,家人围坐,吃顿丰盛大餐;也有许多广州人选择在酒楼过节,举家团聚,大大小小的酒楼家家“墟撼”。
33、除了“打边炉”,也有不少家庭有冬至吃腊味糯米饭的传统,糯米饭寓意温暖,冬至吃了糯米饭,从年头到年尾都暖粒粒。广东人冬至吃腊味糯米饭的习俗,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他们擅长制作各种腊味,用以搭配糯米煮成饭,还有滋补功效,真是美味又有益,难怪是广东人的最爱!
34、艾角,是广东一带的汉族传统小吃,属于粤菜系。这是惠州特有的过冬习俗。民间俗话称为“角仔”。制作艾角的主要原料是艾和糯米粉。制作“艾”是最为重要的一环:先取本地野生艾草,用开水煮后用竹筲箕背擦磨成绒状,制成食用艾。之后混合米粉做成粉皮,以咸、甜各料做馅包成角状。惠州过冬食用的艾角多采用咸料,传统用料多为萝卜丝、猪油渣、虾头、五香粉等,蒸熟即可食用。如今艾角作为独具特色的惠州点心出现在大小饭店的餐桌上。
35、除了鸡汤,冬至还要吃“豆腐”,寓意多福。相传该习俗是从明代的刘基流传下来的。明太祖定都南京后,命刘基负责营造皇城,因刘基不愿与贪官同流合污,便遭到众贪官的联名诬告,说他贪污银两。朱元璋大怒,即命刘基将账本呈上备查。刘基便于冬至这天,左手提账本,右手提一瓦罐上殿见君。朱元璋好奇地揭开瓦罐,见是满罐的小葱烧豆腐;再抬头看刘基时,见他神色庄重,一身正气,才知自己错怪了忠良。于是便自我解嘲道:“小葱烧豆腐,一清二白”。打这以后每逢冬至,南京家家户户便吃小葱烧豆腐了。又有一种“逗富”、“长旺”的寓意。与南京类似,泰州、扬州、南通等地的冬至日习俗大抵如此。
36、刚果人经常使用黄蚂蚁制成的蚁酱,搭配猴子肉一起吃,是不是有点触目惊心?不过这可是刚果人的最爱。
37、关于冬至的相关英语口语
38、东汉时,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向民众施舍“祛寒娇耳汤”。
39、一波南北花式DISS大战
40、在南方一些地区,则比较盛行吃冬至团(冬至丸),取其团圆的意思。每逢冬至清晨,各家各户磨糯米粉,并用糖、肉、莱、果、萝卜丝等做馅,包成冬至团,不但自家人吃,也会赠送亲友以表祝福之意。
41、身边有个同事是广东人,他什么都可以吃的,就是这几种东西不吃!
42、吃甜丸相传汉代冬至已有“进酒肴,谒贺君师耆老”的习俗。宋、元以来,潮俗盛行吃甜丸。甜丸既是用糯米磨粉和水搓丸煮成的甜汤,是冬至日最具代表性的食品。冬至前,农家主妇纷纷舂糯米粉(今多为机械辗制),有的互通有无,馈赠亲友。
43、传统医学认为,正常人进补,男子宜在40岁左右开始,女子宜在35岁左右开始。这种说法是有根据的。首先,中年人的脾胃运化功能优于老年,既能进补亦能受补。其次,男子在40岁以前,精力旺盛,肌肉饱满,筋骨强健;40岁后则开始出现“肾气衰”现象。而女子35岁前身体健壮,面貌娇嫩,头发生长旺盛;35岁后,精力开始不济,面部开始焦枯,头发开始脱落。
44、冬至是预示冬季到来的一个重要节日。人们认为,到了冬至,虽然还处在寒冷的季节,但春天已经不远了。冬至阳生,由于被认为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所以冬至自古以来都是二十四个节气中最受重视的一个。
45、中山小榄有冬至吃“水榄”的习俗,小榄的“汤圆”并不圆,像橄榄状,故称“水榄”,实际上是一种用菊花肉作馅料的糯米汤圆,馅料通常是莲蓉或绿豆沙,再加入些许菊花肉。
46、此时人体内阳气蓬勃生发
47、冬节鸽又称冬节蛤、冬节粿,是流行于广东汕尾一带的汉族小吃,一般到冬至节时家家户户都会做。因其形状与蛤蜊的肉相似,故取名为“冬节蛤”,又由于方言中的“蛤”和“鸽”同音,而不清楚的人以为是“鸽”,所以又叫冬节鸽。冬节鸽作为广东海陆丰特色小吃代表,至今已经成为汕尾日常食品。
48、节气前后都不宜结婚。古人认为结婚的日子,要避开四立四至前一天,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和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前一天不可用,宇宙气场处于混沌未开状态,传统习俗中认为此为四绝日及四离日,在此时结婚为不吉
49、吃红豆糯米饭在我国的江南水乡,在冬至之夜有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不过,这个疫鬼最怕红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红豆糯米饭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50、酿造娘酒是最重要的习俗之一。这习俗已传承上千年,至今仍盛行不衰。许多村民都在家中忙着酿造客家娘酒。客家人认为,冬至时的水味最醇,用它酿的酒可久藏不坏,回甜生津。
51、冬至吃上一碗糯米饭,御寒滋补,吃完后胃也暖暖的,而且糯米饭有很多好处,糯米味甘、性温,能够补养人体的正气,有暖胃及补中益气的效用,吃了后会周身发热,起到御寒、滋补的作用,最适合在寒冷的冬天一家人食用。冬至节,全国各地不太一样,有的习惯吃饺子,或者吃糕,熬油菜根米汤喝,吃馄饨,,吃汤圆,赤豆糯米饭,吃抄手,吃豆腐包。在冬至节设宴共饮,画梅花,作九体对联,赠鞋,捏一些小动物等等。因为在广东旧时对冬至的重视程度很高,有两句家喻户晓的俗语为证:“肥冬瘦年”和“冬至大过年”。“肥冬瘦年”好理解,即过冬至比过年还要丰盛。
52、2015年冬至时间12月22日12:47:55农历冬月十二
53、【广东人冬至怎么过】冬至正值岁末年初,很快就会迎来元旦,此节气期间多有聚会,切记不要暴饮暴食。因为此时,阳气最弱,无法帮助身体运化过多的食物。
54、做萝卜粄,做艾角,还有做粉粿,惠州人有句流传至今的俗话:“过冬食粉果。”粉粿即艾角(也称艾粄),这是惠州特有的过冬习俗。冬至是惠州人非常重视的一个节日,每家每户都会宰杀鸡鸭,大吃一顿。其中,艾角就是惠州人冬至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
55、阳江人过冬至,家家户户会煮咸汤圆。汤圆的含义就是团团圆圆。但阳江汤圆与众不同,馅不是包在汤圆里面,而是和汤圆一起煮。阳江作为广东沿海城市,所以材料也是以海产为主,一般有鱿鱼丝、干瑶柱、虾米干、鲜贝、煎香的鲮鱼肉松、腊鸭等做出大海风味的鲜甜汤底。
56、#你的冬至,打算吃什么?#
57、冬至是岁之首,是新一年的开始
58、我们这里惠州冬至叫过冬,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冬至前农村会请戏班演戏,以表示还神答谢神的庇佑。家家在冬至前会做萝卜粄和艾粄,当天早上每个人吃糖丸,寓意生活甜甜蜜蜜。
59、东莞道滘人认为,冬至是一个大节,是年节之尾,人们讲究好头好尾,故一定要过好这个尾冬(美冬)。所以会一早酬神并向神祗叩头美言几句,以保佑一年到头阖家四季平安。
60、一是农事休闲说。即农耕时代,冬至到春节这段时间,大部分农作物已收获,人、畜、田、地是休耕时候,人们在农闲之时尽情丰收、享乐,等到春节后,便又忙于开耕、开铺、上学堂。所以广东俗语有“嬲(玩、叹)冬莫嬲年,食完年饭讲耕田”。
61、中国古代非常重视冬至节气
62、佛山松糕、中山水榄、东莞萝卜粄焖鹅
63、广东有句话,叫“冬大过年”,冬至是广东人十分看重的团圆的日子,传统中甚至比过年还重要。冬至,合家团聚、吃汤圆,是广东人冬日里温暖的记忆。
64、具有滋阴益肾、填精补髓的功效
65、冬至(TheWinterSolstice)已到,位于南方的广东少有体会过雪花,雪人的美,但身为广东人,冬至这个节日则十分重视。
66、吃九层糕: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中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
67、冬至这一天,梅州客家人会购买新鲜的羊肉,配上当归、党参、红枣等中药,加生姜和糯米酒或者娘酒,盛装在瓮中封好,用慢火细细熬炖,直至成浓醇的酒肉。传统的客家谚语中有“冬节到时羊酒香,进补身体最合时”之说。
68、潮汕地区汉族民谚云:“冬节大如年”、“冬节没返没祖宗”。意思是外出的人,到冬至这一天无论如何要赶回家敬拜祖宗,否则就是没有祖家观念。海峡两岸的同胞,都很看重冬至,把冬至当作团圆节。
69、被这些网友的想法终结了:
70、糖果等食品从婆家赶到娘家,以感谢父母养育之恩,此谓“拜冬”。
71、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佛冈搜罗
72、但沿海地区如饶平之海山一带,则在清晨便祭祖,赶在渔民出海捕鱼之前,意为请神明和祖先保佑渔民出海捕鱼平安。
73、炒出来是这样子的,和国内的竹节虫、蚕蛹不一样啊,这两个都是白白的,蛋白含量也很高,但这个怎么黑不溜秋的。
74、湛江吴川吃煮姜饭。姜饭是畲族的风味小吃,部分畲族群众于春耕时有吃姜饭习惯。姜饭制作方法是先将锅烧红放入少许食油,然后倒入捣碎的姜末,炒片刻,加入水、盐以及大米(糯米、梗米均可)焖熟。姜饭具有味辣、香的特点,有消除疲劳作用。
75、广东说冬至大过年的原因如下:
76、虽说广东冬至各地都有不同的习俗,但对冬至的重视不亚于春节。你的家乡有什么冬至习俗呢,至今还有没有保留下来呢?欢迎留言讨论!
77、另外,在平时的饮食上,要保证营养素的合理调配和补充。冬季寒冷,各种营养素的消耗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老年人由于消化吸收和体内代谢因素的影响,往往缺乏钾、钙、钠、铁等元素,再加上冬季人体尿量增多,使上述无机盐随尿液排出量增多,因此应及时予以补充。除大白菜外,还应选择圆白菜、心里美萝卜、白萝卜、胡萝卜、黄豆芽、绿豆芽、油菜、虾米、芝麻酱、猪肝、香蕉等,这些食物维生素含量较丰富,应经常调换品种,合理搭配。
78、“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79、吴川:团圆宴少不了八宝饭
80、做艾角,艾草是关键材料之用上好的艾草才能做出好艾角。煮熟的艾角表皮呈墨绿色,上面还能看到细细的艾绒。外表“乌捞捞”的艾角吃起来口感特别香韧,皮甜馅咸,别有风味。
81、客家人冬至还有的吃这个粄!进口的感觉是软软的糯米,香气扑鼻,咬进去是萝卜丝和肉虾米,此时热汁涌出!二爷好喜欢吃!每次都能吞下两个!
82、“冬大过年”、“肥冬瘦年”,是广州人自细听到大的谚语。冬至似乎比春节还重要,阵仗比春节还要大。现在广州人过冬至,许多家庭还做汤圆、劏鸡杀鸭,家人围坐,吃顿丰盛大餐;也有许多广州人选择在酒楼过节,举家团聚,让大大小小的酒楼家家“墟撼”。只不过祭祖拜神已不是家家都有了,“饲耗”也极为少见。
83、每逢冬至日清晨,广东一些传统习俗保持得比较好的地区,各家各户都会开始磨糯米粉,并用糖、肉、莱、果、更豆、萝卜丝等做馅,包成冬至团,不但自家人吃,亦会赠送亲友以表祝福之意。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
84、跟着正能量菌一起来看看吧
85、冬大过年”、“肥冬瘦年”,是广州人自细听到大的谚语。冬至似乎比春节还重要,阵仗比春节还要大。现在广州人过冬至,许多家庭还做汤圆、劏鸡杀鸭,家人围坐,吃顿丰盛大餐;也有许多广州人选择在酒楼过节,举家团聚,让大大小小的酒楼家家“墟撼”。只不过祭祖拜神已不是家家都有,“饲耗”也极为少见。
86、厦门人冬至吃姜母鸭。姜母鸭以红面番鸭为原料,用芝麻油将鸭肉炒香后,再加入老姜(姜母)及米酒等炖煮而成。姜母鸭自家做的比较少,因此,冬至一到,就有很多人开始排队买姜母鸭。
87、传统的习俗中,“三从四德”的封建礼教对媳妇的约束。过去的媳妇会在秋收后回娘家居住,因此有了冬至的时候回婆家的习俗。
88、冬至广东人吃烧腊,烧腊就是广东人冬至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传统食品。全家人在祭祖之余,准备一桌大鱼大肉、腊肉腊肠,谈笑风生地吃一顿,以祈求来年能鸿运当头,大吉大利。冬至(英语:wintersolstice),又称“冬节”、“贺冬”,华夏二十四节气之八大天象类节气之与夏至相对。冬至在太阳到达黄经270°时开始,时于每年公历12月22日左右。
89、年糕有红、黄、白三色,象征金银,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寓意着小孩身高一年比一年提高。所以前人有诗称年糕:“年糕寓意稍云深,白色如银黄色金。年岁盼高时时利,虔诚默祝望财临。”
90、根据年龄和体质分别对待
91、吃年糕年糕年糕,年高年高。吃年糕,就是讨一个“一年更比一年高”的彩头。从清末民初起,杭州人到了冬至这一天,都要吃年糕。听过最极致的吃法,是一天三顿,一顿不落,年糕变着法儿地吃出花样:早上吃的是芝麻粉拌白糖蒸年糕,中午是油冬儿菜、冬笋、肉丝炒年糕;晚餐是雪里蕻、肉丝、笋丝汤年糕。
92、我个人认为这个问题本身就是具有偏见的,至于谁比谁聪明并不重要,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应该说是各有各的智慧。广东因为处于沿海地带,靠近香港,在发展方面自然会比在中国中部的四川强得多,所以很多的人才会来到这里打工,所以相对那些打工者来说,广东人会有一种优越感。
93、潮汕的人们吃了冬节圆后,还要在家宅的门、窗、桌、橱、梯、床等显眼处粘附两粒冬节圆,甚至渔家的船首,农户耕牛的牛角,果农种植的果树也不例外。现代台湾著名学者林再复在《闽南人》一书中描述台湾冬节(闽南语称冬至为冬节)之日“家家户户清晨要以冬至圆仔致祭祖先……从大门、小门、窗门、仓门、床、柜、桌、井、厕、牛舍、猪舍都得以冬至圆一二粒在上面,祭告一番,以求保佑一家大小平安”。
94、“早餐吃汤圆,午饭吃饺子,晚饭羊肉汤”
95、吃汤圆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
96、在佛山南海大沥、顺德勒流等广府地区,冬至这天必定有每年一度的传统冬祭活动。百逾名长者虔诚地行叩首礼、上香进行祭天、祭地、祭祖仪式。传统的冬祭仪式共包括祭天地、祭祖以及太公分猪肉等。
97、汤圆也是冬至期间广东人一定要有的食物。广东人传统上冬至所食的汤圆一定要是咸的,以沙葛、猪肉、虾米作馅,配以鸡汤,鲜美无比。不过今天也已经发展出了芝麻馅、花生馅,甚至巧克力、玫瑰蜜等新奇口味。无论是哪种,一家人一起吃了,都寓意团圆。坊间也有“吃过冬至汤圆,就涨一岁”的说法,可见汤圆在冬至中的地位!
98、吃烧腊冬至这天,大多数广东人都有“加菜”吃冬至肉的风俗。其中,烧腊就是广东人冬至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传统食品。全家人在祭祖之余,准备一些腊肉腊肠吃一顿,以祈求来年能鸿运当头。
99、各地在冬至时有不同的风俗,中国北方多数地方有冬至吃饺子的习俗。冬至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吃饺子成为多数北方中国人冬至的风俗。
100、古时民间有在「八节」拜神祭祖的习俗。冬至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所以古人称冬至为「亚岁」或「小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