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绝句,或称截句,断句,短句;或以为“截取律之半”以便入乐传唱。各家解释并不一致。五言四句而又合乎律诗规范的小诗,叫做五言绝句。有仄起、平起二格。此体源于汉代乐府小诗,深受六朝民歌影响。到了唐代与近体律诗如孪生姐妹,并蒂双花,以其崭新的异彩出现在诗坛上。
2、春眠不觉晓,
3、春晓这首诗分为四句,是一首五言绝句,分别是:
4、知多少:不知有多少。知:不知,表示推想。
5、唐·孟浩然
6、注释晓:天刚亮的时候,春晓:春天的早晨。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啼鸟:鸟的啼叫声。知多少:不知有多少。
7、粒粒皆辛苦。
8、《春晓》
9、这首诗是诗人隐居鲁门山时写的。意境很美。这位诗人捕捉到了春天的早晨醒来时的情景,生动地表达了他对春天的爱和怜悯。这首诗没有采用一般的手法直接描绘我们眼前的春天。
10、春天睡醒不觉天已大亮,到处是鸟儿清脆的叫声。回想昨夜的阵阵风雨声,吹落了多少芳香的春花。
11、夜来风雨声,
12、每一粒都包含着农民们的辛苦。
13、《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隐居在鹿门山时所作,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联想,描绘了一幅春天早晨绚丽的图景,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
14、春天的夜晚,人们睡得香甜,不知不觉天已经亮了,醒来时到处都可以听见鸟儿欢快的叫声。昨夜风雨声交替相伴,花儿不知凋落了多少。
15、⑶“夜来”句:一作“欲知昨夜风”。
16、唐孟浩然
17、谁念盘中餐,
18、创作背景:
19、《春晓》共四句。
20、唐代:孟浩然
2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2、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断,那娇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
23、锄禾日当午,
24、【译文】
25、五言绝句
26、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晓:早晨,天明,天刚亮的时候。
27、《春晓》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天早晨的景象
28、汗滴禾下土。
29、闻:听见。啼鸟:鸟啼,鸟的啼叫声。
30、春晓的大概意思:
31、处处闻啼鸟。
32、春晓唐代: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翻译: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就亮了,到处可以听见小鸟的鸣叫声。回想昨夜的阵阵风雨声,不知吹落了多少娇美的春花。注释:晓:天刚亮的时候,春晓:春天的早晨。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啼鸟:鸟的啼叫声。知多少:不知有多少。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孟浩然早年隐居鹿门山,后入长安谋求官职,考进士不中,还归故乡。《春晓》即是他隐居鹿门山时所作。作者简介: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被称为孟山人。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隐士终身。曾隐居鹿门山。年四十,游长安,应进士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后为荆州从事,患疽卒。曾游历东南各地。诗与王维并称“王孟”。其诗清淡,长于写景,多反映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有《孟浩然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33、⑵闻:听见。啼鸟:鸟啼,鸟的啼叫声。
34、《春晓》这首小诗,初读似觉平淡无奇,反复读之,便觉诗中别有天地。它的艺术魅力不在于华丽的辞藻,不在于奇绝的艺术手法,而在于它的韵味。首句破题,写春睡的香甜;也流露着对朝阳明媚的喜爱;次句即景,写悦耳的春声,也交代了醒来的原因;三句转为写回忆,末句又回到眼前,由喜春翻为惜春。全诗语言平易浅近,自然天成,言浅意浓,景真情真,深得大自然的真趣。整首诗的风格就像行云流水一样平易自然,然而悠远深厚,独臻妙境。《春晓》既有悠美的韵致,行文又起伏跌宕,所以诗味醇永。诗人要表现他喜爱春天的感情,却又不说尽,不说透,“迎风户半开”,让读者去捉摸、去猜想,处处表现得隐秀曲折。
35、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6、译文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就亮了,到处可以听见小鸟的鸣叫声。回想昨夜的阵阵风雨声,不知吹落了多少娇美的春花。
37、颗颗汗珠洒落入禾苗下种的泥土。
38、整体赏析
39、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所作,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联想,描绘了一幅春天早晨绚丽的图景,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
40、古诗《春晓》诗意:在春天的日子里,不知不觉天已经黑了,是那只叽叽喳喳的小鸟打扰了我的睡眠。昨天晚上,风雨还在继续,有多少美丽的春花被吹落了?
41、春晓描写的是春季。《春晓》主要是唐代出名的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的代表作。这首诗主要描写的是春天早晨的光景,绚丽多姿、清新唯美,既展现出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喜爱和赞赏,也体现了出了春天的朦胧诗意。这首诗的字句让人读来倍感喜悦,不经意间便觉春光无限好。
42、白话译文:
43、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孟浩然早年隐居鹿门山,后入长安谋求官职,考进士不中,还归故乡。《春晓》即是他隐居鹿门山时所作。
44、相反,它捕捉了典型的春天的气息,通过我们在“春天的黎明”(春天的早晨)醒来时的听觉感受和联想,表达了爱春天和怜悯春光的感觉。在这首诗的前两句中,因为春夜梦的声音,诗人不知道白天已经很明亮了。当他醒来时,他听到屋外到处都是欢快的鸟叫声。这位诗人以墨为金,用一句话“处处听鸟语”,表达了春天黎明充满生机的景象。但是人们可以从中知道,这些鸟儿的歌声唤醒了慵懒睡眠中的诗人。我们可以想象,此时屋外有一个明亮的春天,我们可以欣赏诗人对春天的赞美。
45、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46、⑷“花落”句:一作“花落无多少”。知多少:不知有多少。知:不知,表示推想。
47、仅二十字,便能展现出一幅幅清新的画图,传达一种种真切的意境。因小见大,以少总多,在短章中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是五言绝句的最大特色。
48、写作背景
49、正午时分,头顶着炎炎烈日的农民正在为禾苗除草,
50、又有谁知道那盘中美味的米饭,
51、花落知多少。
52、⑴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晓:早晨,天明,天刚亮的时候。
53、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①②,处处闻啼鸟③。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④。①晓:天刚亮的时候,春晓:春天的早晨。②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③啼鸟:鸟的啼叫声。④知多少:不知有多少全诗诗意: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断,那娇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这首诗短小而为人熟知,是因为它的简意深涵,从春眠到醒来,原来是听到了窗外鸟儿无处不在的歌唱,自然想起了窗外的那些花朵,是否在昨夜的风雨中成了一地落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