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写荔枝名句43句

时间:2024-11-25 08:46:44 唯美文案

1、苏东坡于宋哲宗绍圣元年被人告以“讥斥先朝”的罪名被贬岭南,“不得签书公事”。于是,东坡先生流连风景,体察风物,对岭南产生了深深的热爱之情,连在岭南地区极为平常的荔枝都爱得那样执着。

2、两岸荔枝红,万家烟雨中。——李师中《菩萨蛮·子规啼破城楼月》

3、惠州一绝·苏轼

4、日啖荔枝三百颗,

5、揉蓝雾雾蔷薇浅,半露冰肌玉不如。——丘崈《鹧鸪天(咏绿荔枝)》

6、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张籍《成都曲》

7、《食荔枝》宋代:苏轼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8、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9、写作背景:绍圣三年(1096)作于惠州,此题下有两首,这里选第二首。岭南两广一带在宋时为蛮荒之地,罪臣多被流放至此。迁客逐臣到这里,往往颇多哀怨嗟叹之辞,而东坡则不然,他在这首七绝中表现出他素有的乐观旷达、随遇而安的精神风貌。

10、冰肌不受人间热——韩元吉《醉落魄(荔枝)》

11、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白话翻译:一骑驰来烟尘滚滚妃子欢心一笑,无人知道是南方送了荔枝鲜果来。2、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苏轼《食荔枝》白话翻译:每天吃上荔枝三百颗,情愿长期做岭南人。3、五岭麦秋残,荔子初丹。——欧阳修《浪淘沙》白话翻译:五岭地区麦收尽,荔枝初熟穿丹衣。4、两岸荔枝红,万家烟雨中。——李师中《菩萨蛮·子规啼破城楼月》

12、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是李牧所写,说的是唐玄宗宠爱杨贵妃,因为杨贵妃爱吃荔枝,就下令从遥远的南方快马加鞭送来新鲜的荔枝,反映出了当时朝政的荒废,揭露了统治阶级不顾百姓的嘴脸。

13、五岭麦秋残,荔子初丹。——欧阳修《浪淘沙》

14、白话翻译:一骑驰来烟尘滚滚妃子欢心一笑,无人知道是南方送了荔枝鲜果来。

15、一种天然好滋味,可怜生处是天涯。——丘浚《咏荔枝》

16、这首《食荔枝》是北宋苏轼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罗浮山在广东博罗、增城、龙门三县交界处,长达百余公里,峰峦众多,风景秀丽,为岭南名山。这首词写出了他乐观旷达、随遇而安的精神风貌,同时还表达了他对岭南风物的热爱之情。

17、宋代:苏轼

18、白话翻译:每天吃上荔枝三百颗,情愿长期做岭南人。

19、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20、其中“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二句最为脍炙人口,解诗者多以为东坡先生在此赞美岭南风物,从而抒发对岭南的留恋之情,其实这是东坡先生满腹苦水唱成了甜甜的赞歌。

21、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苏轼《食荔枝》

22、玉环旧事谁能说。迢迢驿路香风彻。——韩元吉《醉落魄(荔枝)》

23、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24、白话翻译:五岭地区麦收尽,荔枝初熟穿丹衣。

25、罗浮山下四季都是春天,琵琶和黄梅天天都有新鲜的,如果每天吃三百颗荔枝,我愿意永远都作岭南的人。

26、白话翻译:两岸的荔枝,娇红欲滴;蒙蒙的细雨,笼罩万家。

27、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是苏轼写的,说的就是荔枝好吃,生津止渴,常吃有益于身体健康。如果每天吃三百颗荔枝,我愿意永远都做岭南的人。

28、五月鲥鱼已至燕,荔枝卢橘未应先;——何景明《鲥鱼》

29、不辞长作岭南人

30、卢橘杨梅次第新。

31、食荔枝二首·之二·苏轼

32、不寄梅花,千里寄红雪。——韩元吉《醉落魄(荔枝)》

33、宋代苏轼的《惠州一绝/食荔枝》

34、罗浮山下四时春,

35、译文:罗浮山下四季都是春天,芦桔和黄梅天天都有新鲜的,如果每天吃三百颗荔枝,我愿意永远都作岭南的人。

36、苏东坡的荔枝赋《食荔枝》。

37、荔枝新熟鸡冠色,烧酒初开琥珀香。——白居易《荔枝楼对酒》

38、《食荔枝》(shílìzhī)

39、十年结子知谁在,自向庭中种荔枝。——白居易《种荔枝》

40、作者: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41、苏轼《食荔枝》的原文是:

42、白话翻译:锦江西面烟波浩瀚水碧绿,雨后山坡上荔枝已经成熟。

43、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出处:苏轼《食荔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