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字更能体现环境的幽寂和僧人的孤寂,更能与孤僧步月归寺的情境调和。
2、)小时候的我很简单,喜欢蹲在厕所躺在浴缸里唱歌,所以"胡乱唱歌"基本概括了我的童年。长大了的我还是简单,喜欢趴在计算机跟前咬文嚼字,于是"胡歌"变成了"古月哥欠"。
3、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
4、)读书为的是要明白事理,如果一味咬文嚼字,反而难以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5、)他才读了几本古书,说起话来就老是咬文嚼字,拾人牙慧,真让人受不了。
6、[语出]元·乔吉《小桃红·赠刘牙儿》曲:“含宫泛徵;咬文嚼字;谁敢嗑牙儿。”
7、咬文嚼字可以用作褒义,比如:“对文学,我们咬文嚼字,认真对待,决不能有半点马虎。”
8、)整日咬文嚼字,干点正事不好么。
9、【成语】:咬文嚼字
10、)他讲话总是咬文嚼字的,让人听着别扭。
11、[反义]走马观花一挥而就文不加点
12、)其次提出了六种诗歌语言教学的美育策略,即咬文嚼字式的体悟,朗读吟诵式的体悟,联想想象式的体悟,名句突破式的体悟,激荡创造式的体悟,乐画辅助式的体悟。
13、)他这个人喜欢吹毛求疵、咬文嚼字,虽然他相信开卷有益,但读起书来却只会寻章摘句,从不求甚解。
14、[正音]嚼;不能读作“jué”。
15、咬文嚼字的成语典故
16、“敲”字是以声衬静,更加突出环境的幽静;动静结合,使诗歌的意境更丰富。
17、【解释】: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扣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实质。
18、[辨形]嚼;不能写作“爵”。
19、)他平时说话总是咬文嚼字,喜欢加许多修饰语,结果还是词不达意。
20、文字和思想有密切的关系。
21、咬文嚼字的意思
22、【拼音】:yǎowénjiáozì
23、)咬文嚼字,虽然他相信开卷有益,但读起书来却只会寻章摘句,从不求甚解。
24、用咬文嚼字造句
25、)在这种方式和直接的美国军事空运之间,很难看出有什么差别,因此要说有差别,就显得有些学院式的咬文嚼字了。
26、)他写这篇自传时,真是咬文嚼字,一点也不敢马虎。
27、)老李读过几年子曰诗云,说起话来“之乎者也”,咬文嚼字的。
28、)我们应该正确理解文字含义,千万不要咬文嚼字。
29、【拼音代码】:ywjz
30、)正事不干咬文嚼字的事情倒是很喜欢。
31、)谈判的双方都在咬文嚼字,但都没有触到问题的实质。
32、【近义词】:字斟句酌
33、咬文嚼字的词语解析
34、)他是个咬文嚼字的迂腐文人。
35、)我宁愿好好做实施,兼职什么文员啊,咬文嚼字真心做不来。
36、)读书时老徐常常不求甚解,喜欢咬文嚼字,时而也会吹毛求疵。
37、)写文章的最高境界是妙手偶得,自然天成,吹毛求疵,咬文嚼字什么的,又有何意义呢。
38、)他说话老爱咬文嚼字,真叫人讨厌。
39、)每到咬文嚼字的时刻,内心便十分纠结。从哪改起无从下手,改哪些无从下手。
40、是成语:“咬文爵字”
41、)如果田南在解释如何修复这个被毁坏的机构上多花些手笔,少花些时间咬文嚼字的话,他那书可能会卖得更好些。
42、【出处】:元·无名氏《杀狗劝夫》第四折:“哎,使不的你咬文嚼字。”
43、)冬烘先生教人读书,往往咬文嚼字,令人得不到什么有益的知识。
44、蛀书虫比喻热爱读书,如咬文嚼字,指过分推敲字句,或讥讽迂腐不达事物,寻章搞句的人
45、[近义]字斟句酌
46、BE(言之有理即可)
47、)这篇咬文嚼字的文章,读起来颇费周折。
48、)我愿意保留我的俗不可耐的名字,向我自己作为一种警告,设法除去一般知书识字的人咬文嚼字的积习,从柴米油盐,肥皂,水与太阳中去找寻实际的人生。
49、咬文嚼字
50、字斟句酌和咬文嚼字都形容说话或书写时的态度。但是字斟句酌往往说明更加谨慎小心细致,多是褒义。而咬文嚼字偏向贬义,往往形容过于严苛。
51、)两家企业一致同意分享一个专注于详尽结构分析以及磨削工艺的改进技术的托运项目。咬文嚼字,试试看。先修修原文,尽求清晰,消除语带双关。
52、“咬文嚼字”原指过分地斟酌字眼,含讽刺意味。在作者看来,“咬文嚼字”和“推敲”都是对语言文字斟酌锤炼,只不过“咬文嚼字”在词典上的意思是贬义,而“推敲”是褒义。
53、[释义]指过分推敲字句;或讥讽迂腐不达事物;寻章搞句的人。
54、)学习需要思考,但也不能咬文嚼字,钻牛角尖。
55、)他演说时最喜欢咬文嚼字,古今中外,东拉西扯,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有学问。
56、古时候,一巡按上堂审理重案。看着跪在堂下面无人色的死囚,心血来潮念出一句:“水上冰冻,冰积雪,雪上加霜。”这上联看似平常,却颇有讲究,一是用了顶针手法,后句的第一个字和前句最后一个字相同:二是结尾的成语扣住此情此景,暗含杀气,是双关。难怪巡按念出上句后,好半天念不出下联。这时,堂下传来死囚战战兢兢的声音:小的愿对。巡按不信死囚中有如此高手,立马许诺:若能对上,饶你不死!死囚脱口而出:空中腾雾,雾成云,云开见日。巡按听后,不得不服。下联也以自然现象入题,顶针、双关一样不少,结尾的成语表达了希望赦免的心情。巡按信守承诺,当堂释放了这名死囚。
57、)我也不喜欢。他总是装腔作势,不是咬文嚼字,就是舞文弄墨。
58、【举例造句】:学习文件不能只咬文嚼字,关键是领会文件的精神实质。
59、)这看起来有点咬文嚼字,实际上是别具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