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顾:顾虑;考虑;指没有考虑到自身的安危。奋不顾身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fènbùgùshēn,释义:指奋勇向前,不考虑个人安危。出自: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百十五回:部下弟子,虽不敢谓久经训练,有勇知方,惟大义所在,却是奋不顾身。示例:为了抢救落水儿童,他奋不顾身地跳进激流。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2、消防员正在奋不顾身勇敢地救人,哪怕灾场里有多危险。这两句意思一样,只是前后顺序颠倒,都突出了消防员的勇敢。
3、哪怕灾场里有多危险,消防员还在勇敢地救人;
4、【拼音】:zhìzhīdùwài
5、勇往直前,不顾生死。
6、成语辨析:~和“出生入死”;都表示“不顾艰险、奋不顾身的精神”。但“出生入死”偏重在冒随时死去的危险;一般用来表示不顾个人生命危险;在程度上重于~;~偏重在不畏艰险;一般用来表示决心和愿望。
7、成语出处:晋稽康《与山巨源绝交书》:“长而见羁,则狂顾顿缨,赴汤蹈火。”
8、形容冒着生命危险,不顾个人安危的成语是奋不顾身。
9、“奋不顾身”的意思:奋勇向前,不考虑个人安危。奋不顾身,读音:【fènbùgùshēn】造句:小明见义勇为,奋不顾身地扑向抢匪,将他制伏后送交警方究办。虽然天气恶劣,但救难队员仍奋不顾身,深入山区搜救。他二话不说,奋不顾身的冲进了火海之中,挽救了无数个孩子宝贵的生命。网络上不时出现照片群众奋不顾身跳入水中对被水困在车里的人们进行救援。三军将士面对敌人的猛烈进攻,仍旧奋不顾身,坚守阵地,一次又一次将敌人击退。因为朦胧和未知才可能吸引市场亢奋的热情,更奋不顾身追涨,结果是套得更深。我自由而狂热的爱着你,犹如勇士奋不顾身追求正义。毋庸置疑,泄密就是为社会改革做贡献的信念会推动许多人奋不顾身。我会奋不顾身地去拯救你。我是这个注定的星球最后一个奋不顾身的人了。杰里米:你明明知道你在做一个错误的选择,你却还是奋不顾身。近义词:不屈不挠、万死不辞、粉身碎骨、勇往直前、出生入死、舍生忘死、义无反顾、赴汤蹈火、再接再厉、一往直前、肝脑涂地。反义词:畏缩不前、贪生怕死、视为畏途、望而生畏、望而却步。
10、【成语】:置之度外
11、奋不顾身的意思是:
12、成语造句:有三个人,义胆包身,武艺出众,敢赴汤蹈火,同死同生。(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五回)
13、【出处】:《后汉书·隗嚣传》:“帝积苦兵间,以嚣子内侍,公孙述远据边陲,乃谓诸将曰:‘且当置此两子于度外耳。’”
14、《汉书.卷五四.李广传》:「陵事亲孝,与士信,常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
15、【举例造句】:七十老翁,死生早置之度外,由他去吧。
16、可以这样造句:
17、意思就是投入沸水;踏上烈火。比喻奋不顾身;不避艰险。
18、形容冒着生命危险,不顾个人安危的成语有:置之度外。
19、《旧唐书.卷七六.太宗诸子传.蒋王恽传》:「遂能奋不顾身,率先唱义,虽英谋未克,而忠节居多。」
20、【解释】:度:考虑。放在考虑之外。指不把个人的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