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又叫踏青节,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
2、二月初二:春龙节(头牙),又叫龙抬头、青龙节,佛教中济公菩萨生日。
3、九、中元节
4、十月十五:道教下元节,水官的诞辰。
5、怒族是云南的古老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怒族自称“怒苏”、“阿怒”和“阿龙”。与僳僳族、独龙族、藏族、白族、汉族、纳西族等民族交错杂居。怒族传统节日有过年、鲜花节和祭谷神、祭山林节,其中以过年的节日气氛最浓,既隆重又古朴。仙女节是云南省贡山一带怒族人民的民间传统节日。当地又称鲜花节,於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举行。
6、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7、少数民族资料
8、十、中秋节
9、中国的传统节日及日期分别有:春节(正月初一)、元宵节(正月十五)、龙抬头(二月二)、社日节(二月二)、清明节(公历4月5日前后)、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七月半(农历七月十四/十五)、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九)、冬至节(公历12月21~23日)、除夕(年尾最后一天)等
10、十三、小年
11、虽然这么给你答案,但是,心里不舒服,出这种题的人精神分裂
12、八月十五:中秋节。
13、十月初一:国庆节。
14、农历二月初二,又称“龙抬头”,也叫青龙节,是一年农业生产开始的标志。
15、九月初九:重阳节,元帝得道之辰。
16、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因为这时正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
17、八、七夕
18、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19、十一、重阳节
20、四、二月二
21、在清明前一两日,冬至后一百零五天,这天禁火、吃冷食,故又称“冷节”“禁烟节”。
22、正月十五:元宵节,正灯日,道教上元节,是天官的诞辰。
23、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即春节前一天的晚上。
24、十二、腊八节
25、十二月的最后一天:年除日、除日,除日晚上叫除夕、大年夜、大节夜、大尽等,民间称年三十、大年三十,封井(祭井神)、贴春联、迎财神、吃年夜饭、守岁。
26、也称谢灶节、祭灶节、灶王节等。在农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
27、七月初七:习称七夕、七月七、乞巧节。
28、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新年”,指我国的农历正月初一。三、元宵节
29、中国一年中所有的节日的先后顺序是:除夕(腊月最后一天)、春节(正月初一)、元宵节(正月十五)、寒食节(清明节前一天)、清明节(阳历:4月5日前后)、上巳节(农历:三月初三)、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九)、寒衣节(农历:十月初一)腊八节(农历:腊月初八)、小年(腊月二十三-腊月二十四)。
30、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
31、二、春节
32、十二月廿三/廿四:祭灶节,扫尘日,祀灶日,俗称“过小年”,亦称小年。
33、农历七月七日的晚上称“七夕”。
34、五、寒食节
35、时代变迁,现代和古代的观念已有很大不同,要与时俱进,落后的文化就要摒弃
36、在农历七月十五。
37、五月初五:端午节。
38、七月十五:是地官的诞辰,佛教的盂兰盆节,有盂兰盆会传世,儒家俗称鬼节,道教称中元节。
39、农历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
40、七、端午节
41、清明,24节气之一,通常在二月后半月至三月上半月之内。
42、二月十二:花朝节(一说二月十五),又称花神节,百花生日,花神生日(花期)。
43、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
44、一、除夕
45、十二月初八:腊八节,佛教中释迦牟尼佛成道日。
46、传统是传承,是民族瑰宝,人类智慧和历史的结晶,要保护
47、正月初一:春节,古称岁首、岁始等。
48、六、清明节
49、中国是礼仪之邦,仪式表达着中国人对事物重要性、价值性的认同,没有仪式感的节日难以让人们对节日产生心理上的认同和依从,而仪式本身又是让人参与进来的重要方式。一系列依次展开的程序,代表着节日文化内涵的逐层展示,也是让心灵参与其中审美的过程。在这样一套看似繁琐的仪式里,人们的情感得到表达和宣泄,节日的文化内涵和意义也得到彰显和传承。仪式让传统节日变得庄重,富有意义,为生活增添了趣味和价值。通过举办仪式,人们可以领略到人生的美好、自然的瑰丽,人性的善良,感受到对生命的虔诚和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仪式感让节日成为节日,能唤醒人们内心对于节日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