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惜时的名言警句古诗词
1、《劝学》——唐·颜真卿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诗》
3、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4、作者:钱鹤滩(明)
5、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获得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阴都要珍惜,不能轻易放过。
6、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7、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尡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三春花事好,为学须及早。花开有落时,人生容易老。——无名氏《惜时》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诗迟。——颜真卿《劝学》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摘直须摘,莫待花落空摘枝。——杜秋娘《金缕衣》
8、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9、白鹿洞二首这是唐末五代十国著名诗人王贞白的一首写诗人自己的读书生活的诗,也是一首惜时诗。诗中“一寸光阴一寸金”诗句成为劝勉世人珍惜光阴的千古流传的至理名言。后人应当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知识是靠时间积累起来的,为充实和丰富自己,应十分珍惜时间才是。
10、寄言孝子须惜时,流光暗促亲颜移。
11、这是一首写诗人自己的读书生活的诗,也是一首惜时诗。诗中“一寸光阴一寸金”诗句成为劝勉世人珍惜光阴的千古流传的至理名言。后人应当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知识是靠时间积累起来的,为充实和丰富自己,应十分珍惜时间才是。
12、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元来不读书。——章碣《焚书坑》
13、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颜真卿《劝学》
1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15、但如果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
16、没等池塘生春草的美梦醒来,台阶前的梧桐树叶就已经在秋风里沙沙作响了。
17、《金缕衣》唐代佚名
18、翻译:青春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成功,所以每寸光阴都不要轻视,不能轻易放过。每当池塘生春草的美梦醒来,台阶前的梧桐树叶就已经在秋风里沙沙作响了。
19、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魏晋·陶渊明《杂诗》
20、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21、劝学诗此诗为北宋第三位帝王宋真宗赵恒的一首诗,用“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来劝勉学子读书上进,这几句诗虽然有着鲜明的功利倾向却在民间广为流传。
22、出自唐代诗人孟郊《寄张籍》
23、《短歌行》——唐·李白北斗酌美酒,劝龙各一觞。
24、《明日歌》
25、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叙写了作者自己的才学以及平生志向和抱负,倾吐了仕途失意、生活困顿的窘状,并且抨击了当时黑暗的社会和政治现实。全诗直抒胸臆,慷慨陈词,是杜甫自叙生平的一首重要诗作。
26、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这句名言出自朱熹的《劝学》,写出了朱熹对人们要趁年轻珍惜时间发奋向上的淳淳告诫。
27、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28、《赠刘景文/冬景》——宋·苏轼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29、富贵非所愿,与人驻颜光。
30、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劝学惜时的名言警句古诗词
31、《劝学诗/偶成》宋代朱熹
32、《杂诗》——魏晋·陶渊明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33、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少年时代要知道发愤苦读,勤奋学习。
34、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35、王贞白〔唐代〕
36、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37、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38、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宋·朱熹《劝学诗/偶成》
39、唐代王贞白的《白鹿洞二首·其一》就是好学惜时的古诗,全诗如下:
40、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41、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42、《劝学诗》唐代颜真卿
43、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44、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
45、出自佚名《惜时》
46、志士惜时逝,一宵三四兴。
47、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48、白鹿洞二首·其一
49、焚书坑是唐代诗人章碣创作的一首七绝。这首诗的首句以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史实作为切入点,明叙暗议,用略带夸张的手法揭示了焚书与亡国之间的矛盾。次句紧承首句,又从另一角度揭示秦王朝灭亡的教训,有利天险也不能守住基业。
50、《守岁》——宋·苏轼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51、出自元代诗人王奕《春晖亭为榉川子赋》
52、三春花事好,为学须及早。花开有落时,人生容易老。
53、断角续鸣钟,惜时春已空。
54、第三句在点题的同时,进一步对焚书一事做出了评判。最后一句以议论结尾,借刘邦、项羽二人不读书之史实抒发感慨。这首诗以史家笔法,独辟蹊径,把“焚书”与“亡国”看似不相关的事情联系到一起,层层推进,自然圆转,言辞夸张,言他人所未言,巧妙的讽刺了秦始皇焚书的荒唐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