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练琴的故事名言警句

时间:2024-09-07 04:52:52 说说文案

1、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2、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3、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4、伯牙,姓伯,名牙,春秋战国时代楚国郢都(今湖北荆州)人。他虽为楚人,却任职晋国上大夫,且精通琴艺。伯牙抚琴遇知音就是他在探亲回国途中发生的故事。这个故事最早是从民间口头流传下来的,历史上并无确切记载。在古籍中,战国郑人列御寇著《列子》一书中有关于俞伯牙抚琴的民间故事。  经考证,伯牙原本就姓伯,说他“姓俞名瑞,字伯牙”是明末家冯梦龙在中的杜撰,而在此之前的《史书》与《荀子》、《琴操》、《列子》等书中均为“伯牙”。东汉高诱注曰:“伯姓,牙名,或作雅”,现代的《辞源》也注曰:“伯姓牙名”。伯在古代是个很普通的姓,如周武王时不食周粟的伯夷,秦穆王时擅长相马的伯乐等。  伯牙是当时著名的琴师,善弹七弦琴,技艺高超。既是弹琴能手,又是作曲家,被人尊为“琴仙”。《荀子?劝学篇》中曾讲“伯牙鼓琴而六马仰斜”,可见他弹琴技术之高超。《吕氏春秋·本味篇》记有伯牙鼓琴遇知音,钟子期领会琴曲志在高山、流水的故事。《琴操》记载:伯牙学琴三年不成,他的老师成连把他带到东海蓬莱山去听海水澎湃、群鸟悲鸣之音,于是他有感而作《水仙操》。现在的琴曲《高山》《流水》和《水仙操》都是传说中伯牙的作品。后人以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为题材还创作了琴歌《伯牙吊子期》。  历代文献关于伯牙的记载颇多,最早见于荀况的《劝学》篇:“昔者瓠巴鼓瑟,而沉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用夸张的手法极言其音乐演奏的生动美妙。  在《吕氏春秋》和《列子》中,记载有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一直为后世所传诵。  据《吕氏春秋.本味篇》记载: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泰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兮若泰山”。少时而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鼓琴,洋洋兮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摔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而《列子?汤问》的记载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琴操》、《乐府解题》记载有伯牙学琴的故事:著名琴家成连先生是伯牙的老师,伯牙跟成连学了三年琴却没有太大的长进。成连说自己只能教弹琴技艺,而其师万子春善移情,便伯牙鼓琴  带伯牙去东海找万子春请教移情之法。可伯牙到了东海,并未见到方子春,只看见汹涌的波涛,杳深的山林和悲啼的群鸟,伯牙心中豁然一亮,感慨地说:“先生移我情矣!”于是创作了《水仙操》。  编辑本段知音故事  (1)伯牙从小就酷热爱音乐,他的老师成连曾带着他到东海的蓬莱山,领略大自然的壮美神奇,使他从中悟出了音乐的真谛。他弹起琴来,琴声优美动听,犹如高山流水一般。虽然,有许多人赞美他的琴艺,但他却认为一直没有遇到真正能听懂他琴声的人。他一直在寻觅自己的知音。  有一年,伯牙奉晋王之命出使楚国。八月十五那天,他乘船来到了汉阳江口。遇风浪,停泊在一座小山下。晚上,风浪渐渐平息了下来,云开月出,景色十分迷人。望着空中的一轮明月,伯牙琴兴大发,拿出随身带来的琴,专心致志地弹了起来。他弹了一曲又一曲,正当他完全沉醉在优美的琴声之中的时候,猛然看到一个人在岸边一动不动地站着。伯牙吃了一惊,手下用力,“啪”的一声,琴弦被拨断了一根。伯牙正在猜测岸边的人为何而来,就听到那个人大声地对他说:“先生,您不要疑心,我是个打柴的,回家晚了,走到这里听到您在弹琴,觉得琴声绝妙,不由得站在这里听了起来。”  伯牙借着月光仔细一看,那个人身旁放着一担干柴,果然是个打柴的人。伯牙心想:一个打柴的樵夫,怎么会听懂我的琴呢?于是他就问:“你既然懂得琴声,那就请你说说看,我弹的是一首什么曲子?”  听了伯牙的问话,那打柴的人笑着回答:“先生,您刚才弹的是孔子赞叹弟子颜回的曲谱,只可惜,您弹到第四句的时候,琴弦断了。”  打柴人的回答一点不错,伯牙不禁大喜,忙邀请他上船来细谈。那打柴人看到伯牙弹的琴,便说:“这是瑶琴!相传是伏羲氏造的。”接着他又把这瑶琴的来历说了出来。听了打柴人的这番讲述,伯牙心中不由得暗暗佩服。接着伯牙又为打柴人弹了几曲,请他辨识其中之意。当他弹奏的琴声雄壮高亢的时候,打柴人说:“这琴声,表达了高山的雄伟气势。”当琴声变得清新流畅时,打柴人说:“这后弹的琴声,表达的是无尽的流水。”  伯牙听了不禁惊喜万分,自己用琴声表达的心意,过去没人能听得懂,而眼前伯牙抚琴雕塑  的这个樵夫,竟然听得明明白白。没想到,在这野岭之下,竟遇到自己久久寻觅不到的知音,于是他问明打柴人名叫钟子期,和他喝起酒来。俩人越谈越投机,相见恨晚,结拜为兄弟。约定来年的中秋再到这里相会。  和钟子期洒泪而别后第二年中秋,伯牙如约来到了汉阳江口,可是他等啊等啊,怎么也不见钟子期来赴约,于是他便弹起琴来召唤这位知音,可是又过了好久,还是不见人来。第二天,伯牙向一位老人打听钟子期的下落,老人告诉他,钟子期已不幸染病去世了。临终前,他留下遗言,要把坟墓修在江边,到八月十五相会时,好听伯牙的琴声。  听了老人的话,伯牙万分悲痛,他来到钟子期的坟前,凄楚地弹起了古曲《高山流水》。弹罢,他挑断了琴弦,长叹了一声,把心爱的瑶琴在青石上摔了个粉碎。他悲伤地说:“我唯一的知音已不在人世了,这琴还弹给谁听呢?”  两位“知音”的友谊感动了后人,人们在他们相遇的地方,筑起了一座古琴台。直至今天,人们还常用“知音”来形容朋友之间的情谊。  两人千古传诵的诗篇: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故事原文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字面解释  (1)绝:断绝.  (2)鼓:弹.  (3)志在高山:心里想到高山.  (4)哉:语气词,表示感叹.  (5)峨峨:高.  (6)兮:语气词,相当于"啊".  (7)洋洋:广大  编辑本段典故诠释  伯牙绝弦:绝,断绝。伯牙因为钟子期死了,就把琴摔碎了,再也不弹琴。比喻知己丧亡后,弃绝某种专长爱好,表示悼念。俞伯牙与钟子期  伯牙最擅长弹琴,钟子期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听了,赞叹到:“你弹得太好了!简直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伯牙心里想到流水,钟子期赞叹道:“好啊,这琴声宛如奔腾不息的江河(从我心中流过)!”不管伯牙心里想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的道出他的心意.钟子期死后,伯牙觉得世上再难找到听得懂他琴声的人了,于是他把心爱的琴摔碎,终身不再弹琴了。  古时有俞伯牙摔琴以谢知音的故事,被传为千古佳话。音乐才子伯牙喜欢弹一曲《高山流水》,却没有人能够听出此曲的感情和意义,他在高山上抚琴,曲高而寡。终于有一天,有一个砍柴的樵夫经过,听懂了他的《高山流水》,这个人就是钟子期。伯牙的知音是钟子期,他们约好两年后见面,可是两年后钟子期却没有露面。伯牙多方打听才知道,原来钟子期已经病死了,不可能再赴他的约定,伯牙悲痛欲绝,他知道子期是唯一能够听懂他音乐的人,如今子期已死,再不会有人听懂他的音乐了,于是他在子期的坟头摔了他心爱的琴,也表示他对知音的敬重和惋惜。这就是“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伯牙痛心疾首怀念子期,人们用此感叹知音难觅。  编辑本段伯牙学琴  春秋时期,有一个人名叫伯牙,随成连先生学古琴。他掌握了各种演奏技巧,但是老师感到他演奏时,常常是理解不深,单纯地把音符奏出来而已,少了点神韵,不能引起欣赏者的共鸣。老师想把他培养成一位真正的艺术家,有一天,成连先生对伯牙说:“我的老师方子春,居住在东海,他能传授培养人情趣的方法。我带你前去,让他给你讲讲,能够大大提高你的艺术水平。”于是师徒两人备了干粮,驾船出发。到了东海蓬莱山后,成连先生对伯牙说:“你留在这里练琴,我去寻师父。”说罢,就摇船渐渐远离。  过了十天,成连先生还没回来。伯牙在岛上等得心焦,每天调琴之余,举目四眺。他面对浩瀚的大海,倾听澎湃的涛声。远望山林,郁郁葱葱,深远莫测,不时传来群鸟啁啾飞扑的声响。这些各有妙趣、音响奇特不一的景象,使他不觉心旷神怡,浮想翩翩,感到自己的情趣高尚了许多。伯牙产生了和伯牙抚琴相关的艺术品  创作激情,要把自己的感受谱成音乐,于是他架起琴,把满腔激情倾注到琴弦上,一气呵成,谱写了一曲《高山流水》。没多久,成连先生摇船而返,听了他感情真切的演奏,高兴地说:“现在你已经是天下最出色的琴师了,你回去吧!”伯牙恍然大悟,原来这涛声鸟语就是最好的老师。此后,伯牙不断积累生活和艺术体会,终于成了天下操琴的高手。  故事荡气回肠、耐人寻味。古人说:“士为知己者死。”伯牙绝弦,所喻示的正是一种真知己的境界,这也正是它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魅力所在。  人生苦短,知音难求;云烟,佳话千载。纯真友谊的基础是理解。“伯牙绝弦”,是交朋结友的千古楷模,它流传至今并给人历久弥新的启迪。正是这个故事,确立了中华民族高尚人际关系与友情的标准,说它是东方文化之瑰宝也当之无愧啊!  编辑本段伯牙详述  伯牙:  bóyá  伯牙姓伯,名牙,后世有人说他“姓俞名瑞,字伯牙”是明末家冯梦龙在中的杜撰。(已考证)  历代文献关于伯牙的记载颇多,最早见于荀况的《劝学》篇:“昔者瓠巴鼓瑟,而沉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这是用夸张的手法极言其音乐演奏的生动美妙。  伯牙从小非常聪明,天赋极高,又很喜欢音乐,他拜当时很有名气的琴师成连为老师。  学习了三年,伯牙琴艺大长,成了当地有名气的琴师。但是伯牙常常感到苦恼,因为在艺术上还达不到更高的境界。伯牙的老师成连知道了他的心思后,便对他说,我已经把自己的全部技艺都教给了你,而且你学习得很好。至于音乐的感受力、悟性方面,我自己也没学好。我的老师方子春是一代宗师,他琴艺高超,对音乐有独特的感受力。他现住在东海的一个岛上,我带你去拜见他,跟他继续深造,你看好吗?伯牙闻听大喜,连声说好!  他们准备了充足的食品,乘船往东海进发。一天,船行至东海的蓬莱山,成连对伯牙说:“你先在蓬莱山稍候,我去接老师,马上就回来。”说完,连成划船离开了。过了许多天,成连没回来,伯牙很伤心。他抬头望大海,大海波涛汹涌,回首望岛内,山林一片寂静,只有鸟儿在啼鸣,像在唱忧伤的歌。伯牙不禁触景生情,由感而发,仰天长叹,即兴弹了一首曲子。曲中充满了忧伤之情。从这时起,伯牙的琴艺大长。其实,成连老师是让伯牙独自在大自然中寻求一种感受。  伯牙身处孤岛,整日与海为伴,与树林飞鸟为伍,感情很自然地发生了变化,陶冶了心灵,真正体会到了艺术的本质,才能创作出真正的传世之作。后来,伯牙成了一代杰出的琴师,但真心能听懂他的曲子的人却不多。  有一次,伯牙乘船沿江旅游。船行到一座高山旁时,突然下起了大雨,船停在山边避雨。伯牙耳听淅沥的雨声,眼望雨打江面的生动景象,琴兴大发。伯牙正弹到兴头上,突然感到琴弦上有异样的颤抖,这是琴师的心灵感应,说明附近有人在听琴。伯牙走出船外,果然看见岸上树林边坐着一个叫钟子期的打柴人。  伯牙把子期请到船上,两人互通了姓名,伯牙说:“我为你弹一首曲子听好吗?”子期立即表示洗耳恭听。伯牙即兴弹了一曲《高山》,子期赞叹道:“多么巍峨的高山啊!”伯牙又弹了一曲《流水》子期称赞到“多么浩荡的江水啊!”伯牙又佩服又激动,对子期说:“这个世界上只有你才懂得我的心声,你真是我的知音啊!”于是两个人结拜为生死之交。  伯牙与子期约定,待周游完毕要前往他家去拜访他。一日,伯牙如约前来子期家拜访他,但是子期已经不幸因病去世了。伯牙闻听悲痛欲绝,奔到子期墓前为他弹奏了一首充满怀念和悲伤的曲子,然后站立起来,将自己珍贵的琴砸碎于子期的墓前。从此,伯牙与琴绝缘,再也没有弹过琴。  明代家冯梦龙在《警世通言》这一本书中,用生动的笔触描写了这个动人的故事: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  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在子期墓前,伯牙曾经写下了一首短歌,来悼念自己的知音钟子期: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琴操》、《乐府解题》记载有伯牙学琴的故事:著名琴家成连先生是伯牙的老师,伯牙跟成连学了三年琴却没有太大的长进。成连说自己只能教弹琴技艺,而其师万子春善移情,便带伯牙去东海找万子春请教移情之法。可伯牙到了东海,并未见到万子春,只看见汹涌的波涛,杳深的山林和悲啼的群鸟,伯牙心中豁然一亮,感慨地说:“先生移我情矣!”于是创作了《水仙操》,以纪念子期。  编辑本段钟子期墓  钟子期墓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汉阳知县华某并立碑,“文化大革命”中被毁。19钟子期墓  80年修复。墓为圆形,封土高1.5米,底径8米,环以石垣。碑高1.5米,宽0.7米,上刻“楚隐贤钟子期之墓”。1987年在墓前修建知音亭,钢筋混凝土结构,方形,四柱,歇山式顶,底周除正面外皆置栏杆。墓与亭坐北朝南,背山面湖。山上青松葱茏,山下芳草碧翠,湖面绿波粼粼,湖畔流水潺潺,凤鸣水声,宛若琴音。  俞伯牙从小就酷爱音乐,他的老师成连曾带着他到东海的蓬莱山,领略大自然的壮美神奇,使他从中悟出了音乐的真谛。他弹起琴来,琴声优美动听,犹如高山流水一般。虽然,有许多人赞美他的琴艺,但他却认为一直没有遇到真正能听懂他琴声的人。他一直在寻觅自己的知音。  有一年,俞伯牙奉晋王之命出使楚国。八月十五那天,他乘船来到了汉阳江口。遇风浪,停泊在一座小山下。晚上,风浪渐渐平息了下来,云开月出,景色十分迷人。望着空中的一轮明月,俞伯牙琴兴大发,拿出随身带来的琴,专心致志地弹了起来。他弹了一曲又一曲,正当他完全沉醉在优美的琴声之中的时候,猛然看到一个人在岸边一动不动地站着。俞伯牙吃了一惊,手下用力,“啪”的一声,琴弦被拨断了一根。俞伯牙正在猜测岸边的人为何而来,就听到那个人大声地对他说:“先生,您不要疑心,我是个打柴的,回家晚了,走到这里听到您在弹琴,觉得琴声绝妙,不由得站在这里听了起来。”  俞伯牙借着月光仔细一看,那个人身旁放着一担干柴,果然是个打柴的人。俞伯牙心想:一个打柴的樵夫,怎么会听懂我的琴呢?于是他就问:“你既然懂得琴声,那就请你说说看,我弹的是一首什么曲子?”  听了俞伯牙的问话,那打柴的人笑着回答:“先生,您刚才弹的是孔子赞叹弟子颜回的曲谱,只可惜,您弹到第四句的时候,琴弦断了。”  打柴人的回答一点不错,俞伯牙不禁大喜,忙邀请他上船来细谈。那打柴人看到俞伯牙弹的琴,便说:“这是瑶琴,!相传是伏羲氏造的。”接着他又把这瑶琴的来历说了出来。听了打柴人的这番讲述,俞伯牙心中不由得暗暗佩服。接着俞伯牙又为打柴人弹了几曲,请他辨识其中之意。当他弹奏的琴声雄壮高亢的时候,打柴人说:“这琴声,表达了高山的雄伟气势。”当琴声变得清新流畅时,打柴人说:“这后弹的琴声,表达的是无尽的流水。”  俞伯牙与钟子期  俞伯牙听了不禁惊喜万分,自己用琴声表达的心意,过去没人能听得懂,而眼前的这个樵夫,竟然听得明明白白。没想到,在这野岭之下,竟遇到自己久久寻觅不到的知音,于是他问明打柴人名叫钟子期,和他喝起酒来。俩人越谈越投机,相见恨晚,结拜为兄弟。约定来年的中秋再到这里相会。  和钟子期洒泪而别后第二年中秋,俞伯牙如约来到了汉阳江口,可是他等啊等啊,怎么也不见钟子期来赴约,于是他便弹起琴来召唤这位知音,可是又过了好久,还是不见人来。第二天,俞伯牙向一位老人打听钟子期的下落,老人告诉他,钟子期已不幸染病去世了。临终前,他留下遗言,要把坟墓修在江边,到八月十五相会时,好听俞伯牙的琴声。  听了老人的话,俞伯牙万分悲痛,他来到钟子期的坟前,凄楚地弹起了古曲《高山流水》。弹罢,他挑断了琴弦,长叹了一声,把心爱的瑶琴在青石上摔了个粉碎。俞伯牙以为这世上真的没有了第二个知音。所谓人生的得以知己足以足以。他便悲伤地说:“我唯一的知音已不在人世了,这琴还弹给谁听呢?”俞伯牙痛苦万分,一辈子不再弹琴。  两位“知音”的友谊感动了后人,人们在他们相遇的地方,筑起了一座古琴台。直至今天,人们还常用“知音”来形容朋友之间的情谊。

5、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

6、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7、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8、刎颈之交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9、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

10、张飞上阵--横冲直撞

11、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12、隔门缝瞧诸葛亮--瞧扁了英雄

13、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14、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15、关公开凤眼--要

16、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

17、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

18、关羽卖肉--没人敢来

19、先发制人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20、许褚斗马超--赤膊上阵

21、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

22、胶柱鼓瑟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3、曹操转胎--疑心重

24、鸿鹄之志出自《史记·陈涉世家》

25、黄忠射箭--

26、曹操用计--又奸又滑

27、张飞卖秤砣--人强货硬

28、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

29、庞统当知县--大材小用

30、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31、黄忠交朋友--人老心不老

32、吕布见貂蝉--迷上了

33、诸葛亮的锦囊--神机妙算

34、一..歇后语

35、关云长刮骨疗毒--全无痛苦之色

36、拔山扛鼎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37、鲁班门前弄大斧--自不量力

38、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39、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诸葛亮

40、招摇过市出自《史记·孔子世家》

41、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

42、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43、指鹿为马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44、董卓进京--不怀好意

45、关公战李逵--大刀阔斧

46、张飞讨债--声势凶

47、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

48、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49、阿斗的江山--白送

50、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51、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52、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53、孔明弹琴退仲达--临危不乱

54、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

55、关羽看《春秋》--一目了然

56、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57、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58、一败涂地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59、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60、关帝庙求子--踏错了门

61、关云长刮骨下棋--若无其事

62、貂蝉唱歌--有声有色

63、鸡鸣狗盗出自《史记·孟尝君列传》

64、董卓进京--来者不善

65、四面楚歌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66、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67、因人成事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

68、歃血为盟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

69、一言九鼎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

70、关帝庙里拜观音--找错了门

71、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72、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

73、轩辕天子出自《史记·五帝本纪》

74、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75、专心致志、刻苦钻研、锲而不舍

76、鲁肃讨荆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

77、司马夸诸葛--甘拜下风

78、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79、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80、三、故事:

81、张飞睡觉--不闭眼

82、左支右绌出自《史记·周本纪》

83、鸟尽弓藏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84、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85、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86、网开一面出自《史记·殷本纪》

87、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

88、看三国掉泪--替古人担忧

89、沐猴而冠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90、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91、黄忠抡大锤--老当益壮

92、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93、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94、囊血射天出自《史记·殷本纪》

95、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96、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

97、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

98、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

99、积毁销骨出自《史记·张仪列传》

100、诸葛亮玩狗--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101、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102、酒肉池林出自《史记·殷本纪》

103、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104、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105、一字千金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

106、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107、关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

108、吃曹操的饭,想刘备的事--人在心不在

109、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110、奇货可居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

111、成语著名的有:

112、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

113、周瑜打黄盖--两相情愿

114、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115、背水一战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116、脱颖而出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

117、纸上谈兵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118、破釜沉舟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119、高屋建瓴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120、二.成语:

121、怒发冲冠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122、完璧归赵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123、后主降魏--不知羞耻

124、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125、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

126、周喻打黄盖--装样子

127、张飞拆桥--有勇无谋

128、毛遂自荐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

129、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130、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131、韦编三绝出自《史记·孔子世家》

132、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

133、关羽打喷嚏--自我吹嘘

134、司马炎废魏主--袭用老谱

135、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136、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

137、一狐之腋出自《史记·赵世家》

138、关羽赴宴--有胆有魄

139、运筹帷幄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140、孔明练琴--老生常谈

141、张飞摆屠案--凶神恶煞

142、黄忠射关公--手下留情

143、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莱

144、张飞戴口罩--显大眼

145、关云长刮骨疗毒--若无其事

146、负荆请罪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147、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成也萧何败萧何;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148、焚书坑儒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149、约法三章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150、关帝庙里挂观音像--名不符实

151、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152、狡兔三窟出自《史记·孟尝君列传》

153、穷匕见出自《史记·刺客列传》

154、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155、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

156、孔子学琴,锲而不舍,学习一首琴曲,不单会弹,还要深入到更深的层次里。纵然师襄子说可以了,要进一步教夫子别的,但对夫子而言,还不算真正学会。于是,夫子不断深入,从会弹,到掌握技巧,又进一步到了解它的意趣,进而,再去领会曲子所描述的人物。看到夫子如此专心一致、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与那锲而不舍的求学精神

157、肝脑涂地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158、霸王别姬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159、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160、多多益善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161、张飞抓耗子--大眼瞪小眼

162、关公喝酒--不怕脸红

163、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164、关羽流鼻血--红上加红

165、刘备编草鞋--内行

166、关云长放屁--不知脸红

167、卧薪尝胆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168、卧薪尝胆;破釜沉舟;四面楚歌;金屋藏娇;背水一战;胯下之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