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各方面、到处都有人从旁牵制,工作受到极大干扰。
2、出处梁武帝敕
3、近义词:制肘
4、意思就是到处都受到干扰,受到牵制的影响,放不开手脚,工作难以开展。
5、“掣肘”的近义词介绍:制肘
6、翻译:到了亶父,城里的官员都来参拜。宓子贱命令两个官吏作记录。他们刚刚开始记录,宓子贱就在一旁时常拉扯他们的胳膊肘,(导致)官员记录不好,(于是)宓子贱对此很生气。两位官员吏感到十分不安,(就)请求辞职回去。
7、掣肘,汉语词语,原意指拉着胳膊,比喻有人从旁牵制,工作受干扰。例如:暗中掣肘;由于受到掣肘,工作难以开展。
8、《吕氏春秋·具备》:“宓子贱治亶父,恐鲁君之听谗人,而令己不得行其术也。将辞而行,请近吏二人於鲁君,与之俱至於亶父。邑吏皆朝,宓子贱令吏二人书。吏方将书,宓子贱从旁时掣摇其肘;吏书之不善,则宓子贱为之怒。吏甚患之,辞而请归……鲁君太息而叹曰:‘宓子以此諫寡人之不肖也。’”
9、掣,普通话读音为chè,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掣”的基本含义为拉,拽,如掣肘、掣后腿;引申含义为抽,如掣签。
10、表达意思:掣肘(chèzhǒu)才是对的。掣,就是拉扯的意思。掣肘就是拉人的胳膊肘,意指从旁牵制、干扰了别人正常的行事进程。
11、扩展资料:
12、意思:原意指拉着胳膊,比喻有人从旁牵制,工作受干扰;干扰和阻挠别人做事。
13、拼音chèzhǒu
14、例句:弱国本无外交可言,顾氏在夹缝中应付周旋,已煞费苦心,而国内政局又往往风云诡谲,动辄制肘,可胜浩叹。
15、读音:zhizhǒu
16、廉平掣肘,实为异事。——《梁武帝敕》
17、掣肘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拉住胳膊,比喻阻挠别人做事。
18、⒈后因以“掣肘”谓从旁牵制。
19、掣肘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chèzhǒu。原意指拉着胳膊,比喻有人从旁牵制,工作受干扰。
20、一、掣肘的出处:
21、读音:chèzhǒu
22、《北齐书·源彪传》:“若不推赤心於琳,别遣馀人掣肘,复成速祸,弥不可为。”
23、掣肘,拉住胳膊,比喻阻挠别人做事的意思。可以这么造句:这两家公司是竞争对手,在经营上相互掣肘。
24、xiānghùchèzhǒu
25、出处:出自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吕氏春秋·审应览·具备》,“邑吏皆朝,宓子贱令吏二人书。吏方将书,宓子贱从旁时掣摇其肘。吏书之不善,则宓子贱为之怒。吏甚患之,辞而请归。”
26、典故宓子贱掣肘
27、在这里指的是攀爬,附和某个人某件事了。做回本真的自己。
28、“掣肘”的意思:原意指拉着胳膊,比喻有人从旁牵制,工作受干扰;干扰和阻挠别人做事。
29、回答,原意是拉着胳膊,比喻从旁牵制。例如,美国参议院为拯救经济倾尽了掣肘之力。
30、没有攀肘这个词,有的是掣肘。掣肘的意思是指拉着胳膊,比喻有人从旁牵制,工作受干扰。
31、元萨都剌《登歌风台》诗:“萧何下狱子房归,左右功臣皆掣肘。”
32、唐陆贽《论缘边守备事宜状》:“若谓志气足任,方略可施,则当要之於终,不宜掣肘於其间也。”
33、制肘的制是别字。虽然古书中也极偶然有人用,但是别字,也就是错字。古人也是人,也尽有用错的时候,不能因为有人用过就是对的。还有一个可能是有人不认识“掣”字,读成了制。于是反过来就写成了制肘。
34、制肘和掣肘的区别:制肘不是一个常用词语,从字面上来理解,制肘的意思是制造肘子,而掣肘则是一个工作生活中经常使用的词语,意思是在工作起反作用,有阻碍工作开展的意味。掣肘多用于一个人在单位的实际工作中不发挥好的作用,使反劲儿。
35、例句:中俄、中印关系受到安全领域紧张事态的掣肘,而中俄两国对巴西、印度跻身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努力并不热心。
36、意思是指在每一处都受到了一种阻挠的现象,让自己无法前行,或者是在前行的道路上,始终都是有一种艰难和险阻的,这就是代表的人生当中遇到的一些困难,所以在人生当中所处理的一件事情,或者是在与别人相处的过程当中,完全都不是一种顺畅的行为,
37、“肘”,普通话读音为zhǒu,最早见于商朝甲骨文中,在六书中属于会意字。“肘”的基本含义为上臂与前臂相接处向外凸起的部分,如胳膊肘儿、掣肘。